从昨天晚上八点多睡到今早八点,其实还没醒,只是被女儿叫醒了。
起床的时候还以为是五点多,我睡了将近十二小时,为什么没有浑身轻松的感觉?
这种感觉已经持续有好长时间,这个时间要用年来作单位了,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却无法追寻,大概在工作以后的第三年。
而与这种不断增加却无法消除的疲劳感相反的是日渐消沉的激情。
巧的是,昨天知乎推送了一条消息,题目是这样的“为什么感觉在长大以后,「疲劳感」越来越难以通过睡一觉消除?”
长大以后,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所感受到的不再只是小时候那样的身体上的“疲惫”,或是偶尔一次的、短时间的精神紧张感,而更多的是一种持续的、长期的身心紧绷。
最近由于工作变动,暂时到机关单位工作,到目前为止,虽然只有一个月,说实话,工作量也并没有很多,但这种紧绷感一直伴随着我。
疲劳,缓不过来。甚至有些压抑。
作为下属没有评判领导工作方式的权利,但是从这种工作方式中我找到了我紧绷的原因。(P.s.论能遇到一个好上司的重要性!)
每天的工作任务其实半天就可以完成,然后就是等待领导审核。然而领导开始审核的时间往往已经接近17:00了,没错,就是正常下班的时间,等审核完一般也都快19:00了,所以基本上每天下班到家全都是七点以后,吃晚饭,就该陪宝宝睡觉了。
这种状态就是看不到尽头的往复。
领导还随时有可能让你周末也去加班,所以就算是闭上眼睛,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却仍然有一种随时待命、随时都有可能面对突发问题的状况。
心理上的影响直接触发了生理上的感受,所以这种持续的、长期的紧绷感是没办法通过睡一觉就彻底恢复的。
不说造成问题的原因,来看解决方法。
文章里这样说,缓解这种紧绷感,需要人们能够真正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休息,而是一种身心上既不激动也没有不安的状态。长时间紧绷后再补觉、甚至给自己放长假,也很难恢复紧绷带来的损伤,更不用期望在一次充足睡眠后就消除这种疲惫。
如果,想避免长大后高压生活下形成的长期紧绷感所带来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在它还未累积成难以消除的疲惫的紧绷早期时,就开始学会放松。
怎样才能在紧绷的生活中见缝插针地放松?
1、调整心态:把放松当做一件必须做的事情,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事
我们应当改变对待放松的态度,而非把它当做其他活动所附带的感受和结果。
放松不应当是在你已经感觉筋疲力尽时才去做的事(那时也为时已晚),而是应当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2、放松的核心是日常良好的能量管理
选择那些能给你带来快乐、且耗能较少的活动,可能是看小说啊、发呆啊等等。在做日常工作规划时,也要将这些小能量活动放到日程计划里。
平时要做好时间管理,避免拖延,把工作日应该完成的事情放到周末去做。
3、工作间隙的小睡(nap)
在工作期间进行15~30分钟的小睡,可以有效地提升记忆力、及时地缓解短期的疲劳,并且能清空大脑、为之后接触新的信息作准备。
4、社交放松(social recovery)
建议放松时,找自己最信任、熟悉的朋友们,和他们聚在一起。有时你们不必一直聊天,即使呆在一个空间里也会有放松和安抚的效果。如果你们想要聊天,注意不要谈论工作等会让你紧张的内容(所以说下班后和同事去喝酒聊工作并不是一种放松)。
就好比看书,之前我一直把看书当成是一件任务,强迫自己去读,设定计划一个月要读几本书,这样反而达不成预期。而把读书当成一种放松的方式,当成是疲劳之后的一种小憩,可能更容易坚持下去,而在读书的过程中的心态也更为平和,更好的其义自现。
总结,把放松融为日常,不花精力去刻意规划放松,让疲劳感在日常放松中消耗掉,避免累积到难以消除的程度,同时做好能量管理和交好时间这个朋友,就能达到高质量的放松。
当然,定期的旅行还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