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才有可能成为专家,光看不实践只能成为砖家!

写文这么久,成长了不少,自媒体的文章有很多讲究,比如首行一般不空2字符,每一段落不要太长,展现在手机上不超4-5行,这些因素都是基于手机屏幕有限,需要珍惜空间,最终给阅读者带去良好的阅读体验。


01

昨天中午做饭,肉丝用酱油和蛋清码好,炒的时候放了姜蒜,炒出的成品肉发干,自己做的菜,难吃也要吃了。

如果是其他人做的饭,我又要点评了,这肉炒得太硬了,似乎肉很容易炒嫩,然后心里面就会想菜都炒不好,浪费原材料。

大学同学毕业后学起了中医,我们专业是工科,跟医学差了很远一截。我察觉她厉害是去年YQ大流行,她在群里指导我们用药,儿童和成人体质差异,用药也不同,跟我们解释被吹上天的某个药物是如何起作用,对有些人群并不适用。

最近一次,居住在广西的同学小孩不好,又和她交流起来,她问了小孩的一些情况,又说了一通理论,还给了实操建议。

我虽然在卫生系统就职,但是属于非医疗机构,很多医学问题我是茫然的,我只把握遵医嘱但又不过度治疗这两点原则。


02

上周单位组织大家去参观了传统文化基地,该基地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每一个离开农耕的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农民种植的果蔬。

来自农村的我对农业生产并不陌生,种子/幼苗需要肥料才能生长,播撒种子或栽种幼苗的时候会洒下农家肥(家畜的粪便),肥料不仅促使了农作物生长,也养肥了杂草,农作物的天敌——害虫也不甘寂寞,除草灭虫便成了很重要的田间管理。

一个长年耕种的人,他懂得每一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他无需学习课本上的农学知识,而这样的知识储备来源于实践。

我妈就是靠着长年种庄稼积累的方法来教育我和妹妹:田里的杂草长得再好,因为没用,人们要去拔掉。稗子和秧苗很像,那也只是像,稗子抽得出稻穗吗?人们要去扯掉稗子,保留秧苗。

人要有出息,没本事、没能力招人讨厌!


03

深耕一行,时间自有答案,到了一定阶段才会有所收获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似坚持,实则积累不够,只是感动了自己罢了。

在自媒体里驰骋,要遵循自媒体的规则,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愿意继续在这行摸爬滚打,完成100篇原创标识,是我深耕此行的必经之路。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可以坦然地说出很多关于运营自媒体的实操语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