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一周了,重新出发之初,还是觉得该回顾一下,前面的这段经历
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生宝宝的女性来说,司空见惯,再正常不过
但对于个体来说,从准备到怀孕到生产再到哺育,却是非常非常特别的一段人生经历
一些点滴的感受在此分享:
怀孕这个事情本身,比较颠覆宇宙通用的法则,也比较颠覆我过去的信仰,那就是努力和回报之间可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过去好长一段时间,无论怎么尝试,都没能成功。经过反反复复的希望与失望,我终于妥协,不去计划,不去控制,相信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它特定的时间,并且老公与我深谈,我们说好即使一辈子没有孩子,也不影响两个人好好的生活。放手之后,放开心之后,偏偏就在这个月,宝宝来了。
肚子里装着一个小生命的感觉很奇妙,看不到他,但他就在那儿,经历春末、夏天、秋天,越来越大,越来越活跃,在肚子里伸胳膊踢腿打嗝。我去上班路上,吃饭时,开会时,晚上躺在床上,或者看《西尔斯育儿百科》时,他都在那里。
虽然装满快乐的希望,时常幻想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个小肉球躺在自家的大床上,萌萌的,白白嫩嫩的,可以随便捏小屁股。同时内心也是恐惧的,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看的“攻略”越多,就越害怕那天的到来,顺是前期受罪,剖是后期受罪,总之是逃不过的鬼门关。“那天”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剖的时候,还因为头天住院引发了热伤风发着烧,刚生产完那一周刻骨铭心的痛苦。然而母性就是那么奇特,唯有小家伙被抱到我身边,看到他的时候,一切身体的疼痛都暂时隐去,还能发出慈母微笑来。
世界完全改变,孩子的节奏就是我们整个家庭的节奏,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全身上下都是细节需要关注,需要照顾。哪里起了小湿疹、小痘痘,哪里红了,哪里挠出血印了,剪指甲,每天洗澡,全身抹油,按摩抚触,听音乐,跟他说话,做操,遛弯,晒太阳,喝奶,补充维生素,消毒,换尿布,晾晒屁屁,还有凑近了尿布分析便便状况。自打有了小家伙,睡觉没有超过连续三个小时,一声啼哭惊醒梦中人。有时候疲惫得几近崩溃,有时候看着小家伙又充满沉浸的幸福。家人的许多支持和关心,让我还算稳定的走过这接近半年的时光 – 有时觉得过得很慢,回顾起来又感觉像风一样很快。另外,夜奶后睡不着的时候,听听APP的各种书让我得以从完全关注孩子的世界里抽身出来,与外界,与这个世界的其他内容接连,而且不用损耗眼睛,也帮助我平复了内心。
如果说养育孩子这个过程,都是牺牲与付出 – 身体的损伤,精力的巨大消耗、以及动不动就花出去的银子。我同时感到一种奇怪的获得,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仿佛在跟着孩子重新活一次。因为倾注全部心力照顾一个全新的生命,对冷热、空气质量、风量、营养、可能影响免疫的因素十分敏感,关注他的健康,然后回过来会更容易发现到自己生活饮食上不那么健康的地方。因为会对他抱有希望,他的性格,它的习惯,他的未来,然后就会审视到自己性格和情绪上不那么积极的地方。这也是第一次,放下自我,完全按从另外一个生命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每一天,冷暖饥饿、快乐委屈,清醒与困意,舒服与不适,扩展了许多自身容忍与共情的边界。我还预见到,一个宝宝改变自己的,不只是这些,也可能改变未来要做出的各种抉择,帮助回归到更热爱真实自然快乐的选择。
和宝宝妈妈们聊天可以得到安慰,降低焦虑感,聊多了发现做母亲其实没有定式,没有完全正确和错误的办法,每个宝宝遇到的问题不一样,生的病不一样,发育情况不一样,学习进阶不一样,一个生命是那么的独特,我希望他未来也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独特并发挥出来,不要陷入各种比较的漩涡之中。
快要上班,在家蓬头垢面宅了好几个月,仿佛长年在洞穴里的野兽要见阳光,忐忑不安,望着仍然松弛着的大肚子、激素混乱变差的皮肤,以及担负着腰酸背痛抵抗力下降的身体,有一种下沉的力量。但同时另外一个声音又告诉自己,LEAN IN吧,要更自信和勇敢,更坚决安排好时间,更成熟地面对一切。
科勒律治有一首诗《午夜霜寒》
我住的小屋里,人们都已歇息了
留下我一个,孤单清净,正好
专注于默想冥思;身边就只有
摇篮里的婴儿,睡得安安稳稳
以这首诗结尾,无论作者有什么独特的寓意,我是觉得喜欢的点在于,不敢处在什么样的阶段,身在什么样的环境,别忘了有一个小屋,有一片静地,与自己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