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备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认识心字底、广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掌握新笔画“横折弯”的写法。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准长句子的节奏。

3.找出文中关键词语,提取关键信息,理清事情顺序。

4.在语境中加强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体会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认读生字,了解词意

1.认读“井、面”。

(1)出示象形字“井”,猜猜这是什么字?见过井吗?它有什么作用?

(2)出示“井”的实物图片,看图,给“井”字找朋友:水井、井水、井口。

(3)出示象形字“面”,猜猜这是什么字?对比古今字形。给“面”字找朋友:上面、下面、面包。

2.认读“村、叫”。

(1)出示“红井”照片,简要介绍。

(2)学习词语:江西、沙洲坝、瑞金城。

活动一,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江西、瑞金城、沙洲坝。

活动二,出示江西政区图,了解三个词语之间的联系。

(3)读准句子: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

活动:出示“村”字,编谜语帮助识记——小树一寸一寸往上长(村)。

(4)认读“叫”

活动一,编顺口溜记字形:左边口,张大嘴,大叫一声吓一跳。

活动二,提供语境,练习说话:我家门外有家商店叫(  )。我有个朋友叫(  )。

3.认读“吃、忘”。

(1)出示“红井”的实物照片,读准碑上的字。

提示:要从右读到左,从上读到下,这是人们从前写文章的习惯。

(2)出示字卡“吃”,想象“吃”字像什么?

提示:口像一个碗,撇像一把勺,两根筷子一张嘴,组成“吃”字,吃吃吃。

(3)出示字卡“忘“,认识心字底,“亡+心”,表示心消失了,忘记了。

4.认读生字词“毛主席、战士、乡亲”。

(1)挖井人是谁?出示以上三个词语。

(2)出示毛主席照片,作简要介绍。

(3)认识新偏旁“广字旁”,指出“席”字是半包围结构。

(4)出示战士图、乡亲图,找出对应的词语,了解“乡亲”指同乡的人或农村中对当地人的通称,乡亲住在乡村。

板块二 读准课文,提炼信息

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自由练读。

2.挑战读好长句子。

板块三 积累运用,练习表达

1.读一读词语:

水井 井口  叫声  叫好  乡亲  亲人

主席  主人  上面  面前  战士  战友

2.根据课文语境,填写词语,练习说话。

  村子里没有(  ),(  )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  )就带领(  )和(  )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喝着清甜的(  ),说:“毛主席真是我们的(  )呀!”

3.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练习说话。

(1)学校的大门上面写着                            。

(2)小明跑步得了第一名,同学们都叫好:                      。

(3)拿起一个文具盒,问学生,这个文具盒的主人是谁?我是(  )的主人。提示:可引导学生联想“某物品、班级、家”等词语,放到句子中练习说话。

4.学生自由练习,用生字组词,用词语说话。

板块四 分类指导,学写汉字

1.整体观察:要求会写的7个字中,有1个独体字,6个左右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主、住”。

  提示:“主”,竖在竖中线上。三横的写法,第一横中长,第二横稍短,第三横最长,稍往上斜。“住”,左窄右宽,第二笔竖从撇的中间起笔。

3.指导书写“以”。

    提示:“以”,左右等宽,点居中,竖提有力,撇要舒展,末笔为点。

4.指导书写“吃、叫”。

  提示:两个字的结构均为左短右长,左边的“口”写小一点,位置偏上,“吃”字右部的横折弯钩要写舒展,“叫”字右边的竖为悬针竖,要写得挺直而有力。

5.指导书写“江、没”。

  提示:两个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左边三点的排列稍有一定弧度。“没”字的末笔捺要写舒展。新笔画“横折弯”要先练熟,再书写整字。教师示范并提醒新笔画的写法:下笔与短横,略顿笔向下写折,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

6.学生练写,当堂展示评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同学们想听吗? 导入类型:诗歌...
    山中雏菊阅读 4,704评论 0 4
  • 红三叶 拼音教学教案全集 汉语拼音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3740515f4549阅读 10,985评论 1 24
  • 教材分析: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宋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 杜甫的《绝句》。《晓出净慈寺送...
    李娜2019阅读 9,717评论 1 4
  • 教材分析: 《雷雨》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这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优美短文。全文...
    李娜2019阅读 8,729评论 2 4
  • 夜莺2517阅读 127,810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