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个长得挺好看的女孩儿跟我说过:讨厌别人细致地看她。我能明白这个想法的理由,因为细看之下,她有一些小瑕疵。所以她的照片从来没有原生态过,起码我没见到过,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美颜。
这种选择其实并不少见。越来越多人在拍照、发照片时,下意识地避开自己的真实状态。哪怕只是很普通的朋友圈照片,也总要加点滤镜、磨点皮、瘦点身,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见人”。对自己外貌细节的高度警惕,怕别人注意到那些哪怕微小的不完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但问题是:你认为的瑕疵真的是瑕疵吗?谁有资格给一个人的外貌定标准?你觉得的那些小缺点,真的就该被藏起来吗?
“瑕疵”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被制造出来的。所谓皮肤要白净、五官要对称、鼻子要挺、腿要细长,这些标准大多源于大众媒体、流行审美和社交网络,甚至是恶意营销的结果。很多自认为的缺陷,其实只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区别。美图秀秀、PS什么的,只会制造你的焦虑,让你陷入不断迎合外部标准的怪圈。
其实不仅女孩儿这样,有些五大三粗的老爷们也一样,甚至偶尔更极端,让人哭笑不得。(说的就是你~)
亚洲文化饱含着不自信。这一点从广告、娱乐圈、舆论甚至日常生活里的闲话都能看得出来。外貌评价在公共空间被不断放大,不符合标准就被归为另类。所谓“自信”往往只是口号,更多的人其实在被外界评价左右,时刻被这种隐形标准推着走。
但你大可不必牺牲自己去迎合这些其实很怪异的东西。
与其费尽心思把时间花在修图和隐藏“瑕疵”上,倒不如关注那些真正能改变气质和生活的东西,比如健身、读书、提升自己气质,etc。
坦然面对本来的样子,不美化、不修饰,自在一点,不也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