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孟侧/孟之侧 将军
孔子说,鲁国的大夫孟之反,最大的优点,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打仗时往回跑的时候殿后,马上到城门的时候,才使劲打马,做出逃命的样子出来,然后说,我不是干留在最后,这马实在跑不快呀。
工作中集体合作,不夸耀自己的功和利,其实每个人心理都清楚,做好自己最重要,要看社会规则和自然规则
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祝鮀:卫国大夫,特点:口才好,能说会道,善于表达
宋朝:宋国的一个公子,长得漂亮,跟南子闹出过绯闻。
1.孔子在卫国呆了一段时间回来后感叹,如果一个人没有祝鮀这样的好口才,而有宋朝这样的美貌,可以免于刑戮,能够苟活下来。
2.一个人在世界上,要么就像祝鮀一样会说话,要么你就像宋朝一样,以色示人,长得好看,除了这两种人以外,别人没法混。
现在社会这么多想整容的,也是有原因的吧?毕竟现在的社会,好看有时候是会有一些特权的......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谁能出不由户是一个比兴,前面是一个比喻,后面是本体,像读《诗经》里的《关雎》一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哪个人出门的时候不从正门出呢?但大家做事为什么不按正道走呢?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内在的本质 文:外在的修饰
一个人内在胜过外在,就粗鲁,一个人外在修养胜过内在,就虚伪浮夸,这两种孔子都不喜欢,他喜欢问和质是配合起来的,即对内在有要求,又对外在有讲究。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这一辈子要想安身立命,靠的是直,是正道,有人说有的人弄虚作假,也活的挺好的,孔子说那种人只是侥幸。
短期看:社会规则起作用
长期看:自然规则起作用
做一个正直的人,这并不是吃亏的事,有道德的人都是最聪明的人。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者:特点,不得已而学
好之者:特点,爱学习的人,为追求而学,为目标,希望感受到更多的东西,到最后也没感受到更多。
乐之者:特点,学出境界的人,不让他做他才难受。
李安《十年一觉电影梦》、《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居里夫人、牛顿、爱因斯坦
学习当中学出心流的感觉,能够体会到那个知识所带来的美感和快乐。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社会上有两种很难改变他,一种是上智,一种是下愚,上智像释迦牟尼、老子这样的人,他们的特点是开悟了,通透了,所有事都知道;跟下愚的人说你要改变,要努力,他们做不到,不做,甚至觉得你欺负他,骗他,总有很多理由来拒绝改变。
跟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讲一点高级的东西,跟中等以下资质的人别讲高级的东西,讲也听不懂,反而惹麻烦。
推荐书籍《这书能让你戒烟》这本书中提到戒烟不要用毅力,很多人就觉得瞎说,不会在听后面说什么。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固执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孔子,怎么算智慧,孔子说(务:引导;之:去往)你引导老百姓去往义的方向,往懂礼,懂义的方向去发展,对于鬼神,老百姓有自己的底线,不迷信,相信有,点不过分迷恋,是智慧。
推荐书籍:荀子《天论》:“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樊迟又问,那么仁呢?孔子说:
1.先耕耘后收获,不用着急把这个结果放在前边,核心是过程,先享受过程,努力去做,最后得到什么,不要太在意。
2.先义后利,做事之前首先考虑的是我能不能去承担些什么东西,重点在义,而不是最后的利益分配,这样可为仁。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水:智慧的人喜欢玩水;
知者乐,水:一个智慧的人或追求智慧的人或看重智慧的人,这种人的快乐像水,是流动的活泼的,灵活的。
仁者乐山:仁厚的人喜欢玩山。
仁者乐,山:一个仁厚的人他忠厚,他关爱,这种人的快乐像山,如如不动。
当用智慧获得的快乐,会像水一样灵动;用仁厚获得的快乐,会像山一样稳重。
知者动:智慧的人喜欢变革,喜欢行动,喜欢做事。
仁者静:仁厚的人喜欢守成,喜欢安静。
知者乐:智者能够寻获到很多的快乐。
仁者寿:仁者能够获得更长久,因为仁者爱人,心中充满了爱。
智、仁是一体的,在儒家看来做到仁,要具备智、仁、勇(三达德),这是孔子对人格的一个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