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阅读#☞整理的艺术

1.信息处理妙招:留住稍纵即逝的创意

尽快忘掉刚才想到的主意

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记笔记时?低级的回答可能是是为了记住那些点子,那更高级别的回答应该是这样,记笔记是为了遗忘。将大脑中的信息转移到纸上,释放短期记忆的内存,以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支持其他操作。

尽早扔掉记录了创意的笔记

记下笔记后人容易安下心来,然后就会连记了笔记这件事都忘得一干二净。难得的一个好主意却没法付诸实践,最后只能惨遭遗忘。所以我们需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不积压笔记,及时使用,用完就扔。

留住稍纵即逝的创意

信息妙招隐藏了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库存与流通”的概念,我们的信息分为库存型信息和流动型信息。我们,可以把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看作是把当下的流通型信息转换为库存型信息的操作,很多信息如果放任不管就会白白流失。如何正确捕捉流通型信息,如何进一步将其转换成库存型信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课题。信息流通越活跃,就能在脑海中激发越多的灵感,带出更多的金点子,但是大脑却不擅长储存信息。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减轻大脑的存储负担,我们就需要记录和整理笔记。

2.时间管理妙招:抓住灵光一闪的瞬间

星期五晚上确认下周的日程

如果我们是星期一早上再确认日程,新一周的工作已经开始,如果上周工作耽误的话,局面就很难再收拾,这样一来,你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时间里也会惴惴不安,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工作还没做完,所以我们经常将查看日程的工作放在上个星期五,就能安然享受周末的美好。

让你的日程表弹性十足

一旦忙碌起来,日程表的安排也跟着变成以分钟为单位,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空出一些什么都不干的时间作为缓冲,否则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整个日程安排就会陷入瘫痪。所以我们需要留出空余的时间,这样是能让你成为计划高手的关键。而且是先留出缓冲空间,管理日程表,我们可以消除让人不安的因素,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到各种创意的工作上来。

3.整理妙招:用编故事的方法构建信息数据库

把想看的书和想见的人都加入到关注列表中

有的时候,我们在某本杂志上发现一本想买的书,可是到书店却怎么也想不起书名,所以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列表中加入一个关注列表,这个方法简便易行,我们需要向别人取经,要学会别人好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这种思考技术多多益善,偶尔在广告中获取一条信息或者在杂志上看到了一本书的介绍,或者想看的一部电影,这些东西或许都隐藏着未来创意的种子,至少我们应该养成习惯,把自己的感应器官感知到信息记录的关注列表当中,免得日后忘记。。这个列表里的信息越积越多,渐渐的我们就能清楚自己眼下正在关注,哪些人哪些物了。

让书架变身为知识数据库

我们来看看书架,你是如何整理书架的呢?恐怕一般人都是按照书本的大小,来进行排列,不过靠这种处理方法,找起书来是很费时间。那我们来转变一下整理思路,我们要把书架变成知识数据库首先我们要按照主题来进行分类,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关键词进行分类即可。然后我们给这些分到一组的书来建立联系,也就是说,A 的旁边放着b和c书,这三者是有联系的。最后我们也要注意分组之间的联系,让整个书架成为一个脉络清晰的整体。

4.五感妙招:品味来自眼耳口鼻身的感动

思考是生理现象

一般讨论会总是争论不休,但是却永远在原地打转,看不到结论,所以我们会由衷地感慨思考真是一种生理现象,有的时候,我们只需提高血液中的含糖量,人的思维便会活跃起来,换句话说,创意靠的不仅仅是大脑,而是全身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大脑和手都在工作,却还是想不出好的创意,这很有可能是环境不好造成的。那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够催生创意的理想环境呢?这里有一个说法,叫做三中,即散步中,泡澡中和乘车中。

播放自己的主题曲

如果没有时间散步的话,我们可以用听音乐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high起来。如果情绪低落,我们可以听一些激昂的歌曲,如果你想放松身心,我们可以听一些优美的钢琴曲,所以呢,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主题曲,在必要的时候用它来转换心情,切换模式。

5.构思妙招:改变固有视角,借鉴成功方法

向值得尊敬的人偷学方法

偷东西是犯法,那我们应该偷方法,我们需要把目光转向能让我们达到对方水平的方法,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偷呢?答案是从别人输出的信息中,抽取可用之法,到自己的口袋里。

还有一个概念叫做模因,它的思路与偷学方法相近,它被称为社会性的基因,它是一种受到周围的意志或思维方式的影响后被记忆并传递下去的文化性物质。

换个发型打破自己的模式

模式这种东西一旦确定,发挥和表现就会稳定下来,这反而让人变得疏忽大意,所以就算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模式是否合理,我们应该尝试打破自己的已有模式,所以,换了发型以后我们会蜕变成新的自己,于是我们要配合自己的新形象,想去寻找一个新模式,打破已有的模式,其实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理解已有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打磨加工,使之精益求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