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8班 梁爱灵
在写林黛玉时,我形容她为“带刺的玫瑰”,而大观园里聪明才智能与黛玉匹敌的女性角色,我认为只有薛宝钗一人。
林黛玉有倾城的容貌,宝钗也有。“生的肌肤晶莹,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盘,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好一个大家闺秀。如果说林妹妹是柔弱的病态美,那么宝钗就是带着妩媚的健康美。
在性格上,宝钗与黛玉也大为不同。她性情温和,行为豁达大度,处事随分安时,情商很高。她不似林黛玉的清高,她待人没有架子,深得下人之心。有人说,她城府颇深,善于笼络人心,恪守封建妇道。也有人对她大加赞赏,认为她是温柔的、完美的女子。在我看来,这些特点她都有,她是一个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多面人物。
先说说她的为人宽厚、大度。宝钗生于富贵的侯门,却有着朴素的生活作风,十分低调;黛玉时常挖苦宝钗,她却“浑然不觉”,体现着良好的教养。史湘云要开社做东道,但是缺少钱,宝钗资助她办了螃蟹宴;林黛玉的药需要燕窝,但是又不便和贾母凤姐张口要,宝钗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银两;邢岫烟的冬衣当掉了,处境窘迫,她命莺儿瞒住众人取了回来。在大家有困难时,宝钗都给予了及时的援助。不但如此,她不把这些事张扬,给当事人留足体面。 再说说我认为她城府颇深的原因。宝钗处事圆滑,在贾府这个明争暗斗、矛盾重重的大家族里,她抱着“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态度,她对待所有的人都采取亲切自然的态度,不偏不倚,也不会贸然得罪谁。她看透了许多事情的本质,但她不说。她从未表现出冷淡的神色,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以能得到贾府各种人的称赞。除了温和,她也有虚伪、奉承的一面。贾母给她过生日,问她爱吃什么、爱听什么戏,她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她的冷酷无情。
抛开有色眼镜来看,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形像,绝非仅仅写出一个八面玲珑的势力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个虚伪奸隐的“女曹操”,也不止是塑造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形像。作者在宝钗身上寄托了复杂的感情。薛宝钗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天性与封建礼教中陈腐的行为共同构成这个整体,这是宝钗的根本特点。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午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薛宝钗被称做群芳之冠,但又说“无情”。“无情”,大约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实行者;“也动人”,却不过说她的貌美。滴翠亭外,她以“金蝉脱壳”之计全身而退,远离了祸患,但其目的是让小红、坠儿以为她没有所见那些私情话,并非有意嫁祸林黛玉。借衣金钏,也并非有意识让王夫人嫌弃林黛玉。可无情之中,她伤害了别人,她就成了众矢之的。她这样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她的思想言行所表现出来的虚伪,主要是由于封建道德本身的虚伪。她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追求,也做到了“四德”俱备。她真的拥有了封建主义下的冷静,在我看来是冷静到无情。她不会像黛玉那样把自己对宝玉的情用一首首词写下来,她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流露,她也与黛玉不同,她不为爱情而来,而是为了理想的婚姻而来。她总能给人带来“无情”的淑仪风范,她何尝不知道宝黛的情之深爱之切,但她能置若罔闻。她甚至不在乎宝玉爱不爱她,在宝玉悼念林黛玉时她想的只是使他恢复心智考取功名,因为她真正想要的是夫贵妻荣的结局。这种思想,是封建主义为她带来的。
宝钗的结局,自然是凄惨的。“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她容貌美丽,天质聪慧,博学多识,只可惜,她的朝气和灵气都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消失,她秉承着世俗的理智,尽心尽力维护封建贵族女子的风范,她的行为举止也因此带上功利、心机的色彩,而这在当时是受欢迎的。其中讽刺不言而喻。
宝钗,若抛去那些封建思想,我会喜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