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各位好,今天我们要讲一本差点被书名耽误的好书,名字叫《硅谷超级家长课》。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书名,这很容易造成育儿方面的焦虑。什么哈佛的女孩啊、清华的家长啊,未必每个孩子都非得培养成这样,也未必非得都去硅谷。为什么要学一个硅谷超级家长课呢?为什么不学一个中关村超级家长课?但是仔细一读,才发现这本书特别好。它的英文名叫作《如何养育成功的人》(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这个妈妈为什么有资格写这样的书?因为她三个女儿都是传奇性人物。一共就仨女儿,三个人都非常厉害。大女儿叫苏珊·沃西基,是谷歌的第16个员工,被称作“谷歌之母”。当年谷歌的两个创始人找了一个车库办公,大女儿就是那个房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家公司不错,自己应该加入。所以她成为谷歌的奠基人之一,现在是YouTube的CEO。

二女儿珍妮特·沃西基是医生,在非洲从事人类学和艾滋病研究,救助了特别多非洲人。

三女儿安妮创立了一家基因检测的公司,叫23andMe。她因此在2019年被评为“全球科技领导者”第10位。这个妈妈真的相当了不起。而且读完书以后,我发现她的价值观很正。很多人如果想模仿一个成功的家长、成功的教育孩子的路径,都会希望:你能不能仔仔细细地把你们家怎么培养孩子的过程写出来,写清楚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餐、早上起来背几首诗、接下来再做什么。凡是这样去写的书,肯定是错的。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他能够展示出来的日程表,适合他的孩子,未必适合你的孩子。再者说,这种模仿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因为它把人当作了一个机械态的对象。而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要培养出成功的孩子,方法论很简单。跟我写的那本《陪孩子终身成长》原理是一样的,越是复杂的东西,越要抓住简单的抓手。它一共就五个方法,不需要亦步亦趋地学习。你只需要让这五个原则能够成为你们家里的原则,那你们家的孩子也一样可以活出生命力,能够变得非常愉快和开心。更重要的是这个妈妈并不是只教自己的孩子,她是硅谷帕洛阿托高中的老师。有人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说,如果有诺贝尔教育奖,应该颁给埃丝特·沃西基。

埃丝特·沃西基在硅谷的影响力有多大呢?当年乔布斯专门让自己的女儿从别的学校退学,到她这儿来上课,就是希望能够成为她的学生。她还有个特别有名的闺蜜,就是埃隆·马斯克的妈妈梅耶·马斯克。梅耶·马斯克70岁以后成为名模,也培养出来好几个亿万富翁。还有我们熟悉的篮球明星林书豪,也是她的学生,她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她所总结的规律,绝不只对她的三个女儿有效。

她的办法就是五个原则,叫作“TRICK教养法”。T、R、I、C、K这五个字母,分别代表着五个不同的东西:Trust(信任)、Respect(尊重)、Independence(独立)、Collaboration(合作)和Kindness(善意)。

各位想想看,如果我们跟孩子之间能够有信任、有尊重,我们能够让孩子独立、让他们学会合作,同时让他们内心充满了善意,那么这种孩子很难不成功。

他会非常开放地对待这个世界,他会有抱负、有理想、有好奇心,并且能够跟别人合作,那成功只是早晚的事。她的三个女儿也没有都去做商业,其中有一个去当了教授,一样做得很好。首先我们来学习怎么样信任。这五个原则合在一起,最后要能够让孩子做他自己的首席执行官。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很多家长喜欢强调,家长要做首席执行官。当你觉得你是这个家的首席执行官的时候,风险就已经很大了,因为你不能替孩子做他的主驾驶。李小萌老师在她的书《你好,小孩》里讲到:我们要做孩子的副驾驶,我们帮孩子看看路,指挥指挥,在旁边做个教练。但是真正掌握方向盘开车的,应该是孩子本人。这和这本书的作者观点是一致的。那么既然要让孩子做自己人生的首席执行官,首先要教会他们信任。怎么去培养孩子的信任能力呢?首先你要做到信任他。最简单的,从睡觉、吃饭、购物这样的事开始做起。你要相信他可以自己睡,你要相信他半夜可能会醒过来,可能会哭两声,但是慢慢地他自己会适应。然后,你要相信他能够自己吃饭。他自己能够安排好自己的想法,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我们不需要过度担心。我们经常看到一家子为了孩子吃饭的问题吵架,尤其孩子小的时候,青菜必须吃多少,肉必须吃多少,汤必须吃多少。哎呀,就差那么点吗?为了那么一点点都没法计算的营养价值,在桌上打成一锅粥。

有时候孩子不喜欢吃某一样东西,没关系,有一两样东西不吃,没什么了不起。就算他真的一辈子都不吃苦瓜,又怎么样呢?你到底担心什么呢?还是说你只想去塑造自己的权威,反而对孩子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没有任何尊重,也不信任。还有购物。埃丝特喜欢给孩子安排一点钱,也不多,但是你可以决定用这点钱买什么样的东西。我过去在带着我儿子逛街的时候也会这样,就是给他一些决策权,你可以买多少东西。甚至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让他来决策,说咱们家现在买这个,你来挑,你觉得选哪个好。孩子会非常认真,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天哪,这么大的一个事,交给我来决策了。

这种就是你对他的信任。我有一次带儿子去一个大学里边逛,为了锻炼他的方向感,我说今天就跟着你走。他说我不认识路,我说你努力,你好好想想咱们从哪儿来的,然后怎么走回去。走错了没关系,我也跟着你,反正你在前面走,大不了就是咱们多走点路。然后他就很认真地在找。其实就是要给孩子这样做主的机会,去尝试。就算你跟他绕了很远的路,走了冤枉路,这也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要的是培养一个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要的不是不要走错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展示对孩子的信任,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我们讲过价值感,价值感就来自信任。那有的家长说,孩子撒谎怎么办?可能孩子没有那么值得你信任。孩子骗人怎么办?这种事埃丝特见过太多了。她是老师,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她说这要分情况。

假如撒的谎不严重,她一般的办法是这样:把对方叫过来说,那件事情我现在知道了,你骗了我。孩子很紧张:哇,老师发现骗人了,怎么办?

普通老师喜欢上纲上线,喜欢说:骗人是非常严重的你知道吗?你知道什么叫骗子吗?你要做了骗子,这一辈子就完蛋了!老师会给他讲狼来了的故事,吓唬他,让这个孩子感到恐惧,然后价值感不断下降。更重要的是,他以后撒谎会尽量不让你发现。我们小时候被打、被骂,被恐吓过很多次以后,我们练就了一身不被别人发现的骗人的能力。这个大家都有经验,自己对照一下就知道了。用恐吓的方法,其实往往是无效的。

这个作者的做法特别有意思。她发现某个孩子撒了一个小谎的时候,她会板起面孔来跟他讲:你被我抓到了。那孩子很紧张,心里说怎么办。她说,办法就是你得去给我买一块饼干。(注:原书里这个孩子撒谎说去陪伴需要帮助的同学,其实却在商场里玩。所以埃丝特要求他去商场里买饼干,以此表示:我知道你做了什么,但这次我原谅你了。)

重重地举起手,又轻轻地落下来,用一种幽默的方法去惩罚。然后孩子开开心心地去买盒饼干,这事解决了。没有那么严重,不需要把这个事夸大到特别大。

这里边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她说:惩罚的目的是强化信任,而非收回信任。假如你把握不好这个度,你看到孩子犯了错、骗人,你就上价值,说:我最恨骗人的人!请大家自己想想,有多少家长说过这样的话?

但是我就没见过没骗过人的人,谁没有说过一两句谎言呢?不管是善意还是无心,多多少少都会说一些谎话。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就会说:我见不得这个,这是绝对的底线。然后孩子发生任何事就上纲上线,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有什么事都不会跟你说,你和孩子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

惩罚的目的应该是强化信任。你给我买了饼干,我照样信任你,而不是收回这个信任。好,这是第一种情况,撒的谎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但假如发生了一个严重的情况呢?就像他们发现,有孩子背着他们喝酒、抄作业。这样的事比较严重,那怎么办呢?她会把孩子找来,跟他严肃地谈BIC。

我们在《可复制的领导力》里边讲过,BIC就是:先谈事实,然后说这样的事实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一连串地谈下来,让孩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是我依然还会保持对你的信任,我只是希望你能够做一些改变。你是要让孩子知道,老师对这件事很认真,但是老师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就改变了对你本质的判断,就收回了对你的信任。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她的大女儿苏珊就是一个非常善于信任人的人,她在硅谷门洛帕克买了个房子,然后来了两个年轻人,一个叫谢尔盖,一个叫拉里,说我们想租你的车库办公。那行,就租给他们办公了。这两个年轻人可以随便到她的客厅里边,去打开她的冰箱吃东西。后来苏珊发现,准备第二天早上吃的食物,打开一看,没了,被这两个年轻人吃了。

苏珊就问他俩说这怎么回事。两个年轻人说,晚上加班实在饿得不行,打算白天给你买了补回去的。苏珊说,算了我再买个冰箱吧。然后就把冰箱送给他们,自己重新买了一个。她碰到偷拿自己家里吃的东西的人,没有定性说:小偷!不道德!她反而去理解他们:年轻人加班饿了,就是会想吃点东西。冰箱送你了,自己买东西往里边放就行了。谢尔盖和拉里这两个名字,在今天听来,我们觉得如雷贯耳,谷歌的两个创始人。但是在当年就是偷拿房东冰箱里食物的小年轻。但是苏珊能够跟他们产生非常好的信任,她能够理解这两个年轻人的处境。他们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这关系带来了多少财富,没法儿计算。

后来她发现谷歌做的事很有意思,发展也很快,就成了谷歌的第16个员工,被称作“谷歌之母”。你想想看,这就是信任所带来的收益。然后说到二女儿珍妮特,她是一个医生,研究艾滋病,还是跨国的志愿者,长期在南非工作。有一次,二女儿叫她妈妈到南非去旅游,顺便看看她的工作环境。妈妈对二女儿的工作是非常担心的,但去到那儿以后,看到她的女儿在当地受到尊重的那个程度,她非常感动。当地人听说大夫的妈妈来了,各自把家里边好吃的东西都送过来,因为这个大夫长期帮助他们。然后她们的车停在外头,出门发现当地人把它擦得干干净净。哇,她觉得她的女儿真了不起。

而二女儿当年去的时候,一开始也遭受过很多风险。有一次就曾经被一只有狂犬病的狼狗直接咬中了臀部,但是没关系,就打了针,在那儿接着工作。就是这种对于女儿的信任,然后女儿对于南非人的信任,才能够使得二女儿成为这方面杰出的专家、教授和医生。这是第一个模块,信任。信任这个事说起来,大家都知道很重要,说起来也很简单,操作起来的难度却很大。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使得我们特别追求安全。而这种特别希望追求安全的结果,就使我们在孩子身上不断地挑毛病,不断地给他预告风险,然后不断地告诉他说不要相信别人,也不要相信你自己。孩子不断地批评自己、反思自己,导致的结果是他既没有自信、也没有信任别人的能力。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变得越来越好的,你可以试着去相信。然后,第二部分叫尊重。我们经常讲一句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但是这个作者说,孩子不是你的复印件,如果你简单地把孩子当作你的复印件,你会希望孩子按照你的思路去发展。但实际上这个孩子会长成什么样,你根本没法儿想象,你根本不可能安排清楚他将来可以去做什么。这里边有一个特别揪心的案例。她的三女儿安妮在耶鲁大学学了生物学,你想多牛啊,耶鲁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毕业以后,这姑娘回到硅谷,说她的理想就是当保姆。真的就当了保姆,去帕洛阿托的大街上贴广告,说我现在在家,愿意给大家做保姆,谁家需要带孩子我就来带。

这种事如果放在咱们的家庭,就炸了。怎么可能?我送你上学,花了这么大的力气,你那么优秀,怎么能够这样呢?但是这个妈妈的办法是:忍了,不说。既然我的孩子有这样的选择,想要做保姆,那我尊重她。做保姆也是一份很有尊严的工作,你就好好做吧。但是她会时不时地给安妮提供一些招聘信息,说你看,哪个地方招生物学的人。过了很长时间,有一天她女儿突然说:我打算去纽约参加一个面试。就是她妈妈曾经提供给她的招聘信息。后来这个女儿渐渐喜欢上了基因检测这件事,然后自己创业办了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成了一个科技新锐,也是一个亿万富翁。

你得对孩子有耐心,你得能够尊重她。但她在学校里见过特别多类似的悲剧,有很多家长就是强烈认为:我想的是对的,你是不对的。她有一个学生叫格雷格,上学的时候总是闷闷不乐,她就问为什么。你要知道帕洛阿托那个地方,因为在斯坦福大学旁边,住的都是一些高知、教授、创业者。格雷格的爸妈是科学家,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成为一个科学家。但是这个孩子对科学毫无兴趣,他就是喜欢设计。他特别愿意上埃丝特的新闻传播课,设计那些杂志、报纸,做得非常出色。但他的爸爸妈妈觉得他不务正业,天天在家里边给他施加巨大压力,说你这样下去,我们是不会付你上大学的钱的。这个孩子就非常苦恼,甚至出现叛逆的状况。埃丝特只好去找他的父母谈,说能不能给孩子一个机会,尝试一条不同的路。他未必一定要做科学家,他对那件事没有兴趣。

很幸运的是,格雷格的父母妥协了。但是有大量的父母是不妥协的,大量的父母就是会在这件事情上跟孩子不断较劲。曾经她还有一个学生被父母逼着考上了医学院,美国人认为当医生就是高端工作,最后这个孩子也当了医生。但是很快就辞职,在家里边当全职妈妈。埃丝特就问: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会选择当全职妈妈呢?她说我替他们完成了心愿,他们希望我能够当医生,我做到了,现在他们不能管我了,我就回家当全职妈妈。好多人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工作,原因就在于: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父母根本没有尊重过他们。

前两天我儿子他们学校开家长会,我们去一听,就会发现大量家长都非常痛苦,大量孩子也非常痛苦。很多孩子才上初一初二,就已经开始晚上熬到一点钟、两点钟,才能睡觉。何必呢?为什么要把自己家折腾成这个样子呢?很多人认定了孩子不能够为自己做主,不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需要替他来掌控,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多股力量在这个家庭当中较劲。父母要解决父母的问题,还要替孩子操心;孩子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要应对父母的脾气;然后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哇,家成了一个角逐场。所以我们说“热锅上的家庭”嘛,变得越来越痛苦和纠结。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懂得尊重他。他才是自己人生的首席执行官呀,他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方向。埃丝特曾经遇到过一个叫凯莱布的黑人男孩。他很明显带着很强的进攻性,你跟他说什么话,他不理你,或者说很凶的话来顶撞你。后来有一天她就问这个凯莱布,说为什么你整天有那么多愤怒?为什么你跟周围的人都不合作?凯莱布说了一句话,说:黑人男孩死得早。“黑人男孩死得早”是当地的一句俚语,因为黑人男孩经常会遇到暴力行为,很多人会遇到意外。然后这个老师就跟这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说:你会长命百岁的,你一定能够活得很好,你未必会走上那条道路。然后她就开始发掘凯莱布身上的优点,发掘来发掘去,发现凯莱布是一个鞋子专家。各位想想看,如果你发现一个孩子特别喜欢鞋子,是一个鞋子专家,我们大量家长的态度就是:你为啥不是一个数学专家?你研究那玩意有啥用?能当饭吃吗?经常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打击他。可是我们身边大量男孩就是喜欢鞋子。当埃丝特发现凯莱布是一个鞋子专家以后,她跟全班同学说,你们以后有关于鞋子的问题,都可以向凯莱布请教,凯莱布在这方面绝对是专家,他很厉害。她甚至请凯莱布到讲台上,给大家分享不同的鞋子的种类,讲怎么挑鞋子。一下子让这个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觉得自己还蛮厉害的。

当老师释放出了善意和关爱以后,孩子的热情才会被激发出来。凯莱布后来竟然慢慢开始学习,他原来是一个完全不学习的、跟所有人对抗的“危险”的孩子,但等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凯莱布已经在上大二了。哇,这让我们觉得很温暖。

但是有很多这样的孩子被老师和家长判了“死刑”,说他没救了,这个孩子除了喜欢穿鞋,别的什么都不讲究,没救了。尊重一个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尊重孩子也包括用高标准来要求他,而不是说你想干吗就干吗,你想做什么都无所谓。不是这样的。激发热情以后,你可以跟他讨论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怎么样能够把他的天赋发挥出来,怎么样能够让他活得更加完善,让他自身的力量迸发,生命力能够被看到。但激发的这一步是最重要的。这个作者说,要想获得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我们也希望得到来自孩子的尊重,但前提是我们大人先主动成为尊重他的人。我们是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我们是更懂事的人,我们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也进而能够教会他,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这是第二个模块,尊重。第三件事就是独立。要让孩子知道,他可以有独立的人格,可以有自己的世界,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作者有一次跟蔡美儿一块儿开会。各位知道蔡美儿吗?就是写《虎妈战歌》的那个人。这是一个华裔女性,她在美国写了一本书叫《虎妈战歌》,有一句口号说得特别吓人,说:我才不在意那些所谓的善意和尊重,我只要我的女儿得第一。她做什么事情都是拼命地用暴力的手法,用吼叫的方法,让她的女儿一定要做成什么样子。有一个纪录片,大家在里面能看到她的女儿砸钢琴,痛恨钢琴,去砸它。蔡美儿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伤痛,她参加一个比赛,得了第二名,没有得第一,她爸爸出门的时候说:以后不要让我再经历这样的羞辱。你想,女儿得了第二名,爸爸居然说不要让我再经受这样的羞辱,这对于孩子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蔡美儿到处演讲,就讲这个,说善意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得第一。埃丝特说,她无法认同《虎妈战歌》的这种做法。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得一些第一,但是没有培养出独立性和对事物的热爱。这个孩子没有独立性,没有人管他、约束他的时候,他就回到原样了。而且他不热爱这件事情,弹钢琴也好,学英语也好,学计算机也好,不热爱,只是为了能够得奖。

那怎么才能够帮助孩子去独立地获得这种热情呢?她也是从睡觉开始,从日常生活小事开始,从怎么应对孩子发脾气这些问题开始。设置好规则,同时也要告诉自己,孩子没有那么好管。她有一次带着孩子逛梅西百货,孩子突然开始尖叫,得不到一个东西就开始尖叫。特别尴尬,周围的人都会看他们,觉得这家人怎么回事。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家长就是抓狂的,但是对于她来讲,守住底线更重要,我说过了这件事不行,那就是不行。她最后把孩子带到停车场上,意思是你继续叫吧,没关系,在停车场叫不会打扰到别人。就是在日常生活的这些互动当中,通过设置规则,通过跟孩子共同达成一些规则的认可,让孩子能够跟她一起履行这些规则,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些规则不是我单方面制订的,是大家讨论出来的。有了这些规则以后,咱们要尊重它。你也可以犯错,犯错之后,按照规则办就好了。不需要有过度的惩罚,不需要有过度的伤害。这个妈妈坚信,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东西是对自己好的。这里边她说到了关于坚持和变化的一个悖论。我们很多家长喜欢替孩子做决定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你必须得坚持。就比如说我曾经在南京跟一个爸爸聊天,那个爸爸说别的事我都无所谓,但是弹钢琴这件事情,我必须得让他坚持。我说为啥呢?你们家为啥要整天为弹钢琴这件事吵架呢?他说因为这个代表着毅力,没有毅力什么事都干不成,所以必须把弹钢琴这件事坚持下去。

这个作者就说,你光看到了坚持这一方面,你没有看到还有一个东西,叫作发展和变化。谁规定了这个人这辈子只能在弹钢琴这件事上坚持呢?你怎么那么确定,弹钢琴就代表着毅力呢?如果他不放弃弹钢琴这件他不喜欢的事,怎么可能接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那个东西呢?他真的喜欢什么,真的擅长什么,最后能做成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其实你不知道吧?我们要永远活在3岁的状态吗?小时候学了跆拳道,然后就一辈子学跆拳道吗?不会呀。我们总会有放弃,总会有不坚持的东西,这样才能够去找到其他更多的可以带来发展和变化的东西。这个度怎么把握呢?你要让孩子来把握。孩子才真正知道什么东西对自己好,而不是我们家长一厢情愿地认为说,选定了钢琴就不能换。真的没必要。

现在有很多家长替孩子做作业,在硅谷也有这样的问题。她说她们学校搞一个展览,很多孩子拿来的模型,哇,极其漂亮,什么未来城市的规划、声光电……什么都有。大家都感叹说孩子的动手能力好强啊,她在心里边说:垃圾。为什么?全是家长做的。她知道都是家长在背后为了孩子得奖,去拼命做了那些东西。她说,教育干吗做成这样?教育干吗做成作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一个更高的分数,能够得个奖,弄虚作假。这个绝对没有必要。你知道埃隆·马斯克的妈妈怎么做吗?孩子的作业要家长签字,梅耶·马斯克就跟孩子讲,你们好好模仿一下我的签名。然后让他们自己在作业上签字,就交上去了。后来她俩聊天,埃丝特就问梅耶·马斯克:你为什么要让他们骗老师呢?你为什么让他们模仿你签字糊弄老师?梅耶·马斯克说:我哪有时间管他们呀,我养家糊口,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他们几个,一天到晚忙得要命。他们也应该为自己负点责任吧?让他们去模仿我的签名,就完了。

因为你要搞清楚,模仿签名不是重点,重点是妈妈知道你模仿我的签名,妈妈授权你了,前提是你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这个才是重点。所以埃隆·马斯克才是那么“奇怪”的一个人,跟所有人不一样,他想把人送上火星,做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了不起的事。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究竟是做那个替孩子写作业的家长,还是做那个放手的家长,让孩子去承担没交作业的可能性。我有时候会收到学校发来的通知,说我儿子哪门成绩是0。我很奇怪,就问他,怎么会是0呢?他说,作业忘交了,后来我补上了。他很淡定,觉得没关系,不会说因为收到了一个0的成绩,父母会跟他大喊大叫。他自己就会决策,自己就会掌握生活的节奏。

那接下来我们说怎么使用科技用品,这个是大家最头疼的事。比如手机,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度。在这个问题上,她说我们可以跟孩子制订一个“科技十诫”。

他们在家里边和学校里边,都有个“科技十诫”。是她经过多年摸索以后,跟大量孩子共同探讨出来的结果。她在班上不会告诉学生说手机全部交上来,她会跟学生们讨论。先告诉他们,手机会有什么问题和危害。比如说对视力的影响、对专注度的影响、对深入讨论问题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说咱们在一桌吃饭,有三个人低头看手机,这饭吃得就没意思,总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中国古人讲叫:“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一个人冲着墙角坐,满座的人都不高兴。把这个负面作用告诉孩子们以后,再说,那么咱们讨论一个咱们班使用手机的规则吧。最后她发现,孩子们讨论出来的使用手机的规则,比她想要的那个规则要严厉得多。所以这个“科技十诫”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包括这么几样:第一,你可以与孩子一起制订使用计划,而不要替孩子制订计划。第二,不论是在家里吃饭,还是与他人聚餐,吃饭的时候不要用手机。

第三,上床后不用手机。上床以后刷起手机来,那个蓝光会影响到你睡觉,影响到你周围的人,而且蓝光会让你越来越兴奋。

第四,为年幼的孩子规定使用手机的合理范围。要让很小的孩子知道,手机是可以用来报警的,是可以用来找爸爸妈妈的。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够随便去看的。第五,一家人去度假的时候,周末活动的时候,任何有孩子在场的社交活动中,应该让他们自己制订有关手机使用的规则。并且,请确保他们制订了违背规则的惩罚措施。第六,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家长的管控是很重要的。但对于8岁以上的孩子来说,他们能学会自我控制。我给我儿子手机,就是小学一年级以后,大概就7岁的时候。

第七,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利用科技工具,就应该做出表率。如果父母对于手机已经到了沉迷的程度,孩子看到你永远都是在低头看手机,你希望他能够跟你不一样,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我现在有时候觉得,手机上真没什么好看的,除了用微信沟通一些工作之外,短视频看一看、刷一刷,几分钟就觉得没意思了。

第八,你可以和孩子讨论:哪些照片可以拍,哪些声音可以录。要让孩子知道有网络暴力这件事情的存在,有的声音、图片传出去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第九,你可以向他们解释什么是网络暴力,帮助他们理解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不仅包括对他人的影响,也包括对自己的影响。很多孩子会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是不应该做的。幽默感是一个非常晚才成熟起来的感觉,一个人真正拥有了成熟的幽默感,恐怕要到25岁、30岁以后,才能够知道哪些幽默是高级的,哪些实际上是伤害。青春期的孩子不知道,青春期的孩子看到别人出丑,觉得很开心。你记得吗,我们小时候也会觉得太好玩了,然后就大肆地传播。孩子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有趣、幽默,还是伤害,头脑当中没有建立这样的规则。第十,最后一个,告诉孩子不要泄露个人信息。这就是使用科技用品的“十诫”,也是帮助孩子去独立的一个办法。

她三个女儿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独立能够带来好奇心。你允许孩子独立做判断、独立去探索,她们会带来很多很好玩的事。她们很小的时候被称作柠檬姑娘,为什么呢?就是有一次,她的女儿跑去跟隔壁邻居谈判,说你能不能把你们家这棵柠檬树包给我们。然后她们就负责替邻居卖那棵树上的柠檬,挎着篮子挨家挨户推销柠檬,甚至还卖给树的主人。

这种探索的过程,给她的孩子留下了很好的童年的回忆,以及对于独立性的感受。

乔布斯曾经跟他的女儿讲过,学校会扼杀你的创造力,老师说的你不需要都听。你得自己保持独立性,你得自己有一些“叛逆”的行为,你才能够让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而不能够随便被学校同化和扼杀灵感。一个真正有独立性的孩子,会更加拥有坚毅的品质。我们讲过一本书叫《坚毅》,坚毅不是指任何事都要迎难而上。假如一个人说我有坚毅的品质,好了,什么事难我干什么事,什么事痛苦我干什么事,那个不叫坚毅。那个叫心理有疾病,他会把吃苦当作成功的一部分。

实际上真正的坚毅,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是我遇到了困难的问题,我不会觉得受到了伤害,不会觉得被打击了,而会想我能够学到些什么东西。在该放弃的时候也可以放弃,但会想这次的放弃让自己学到了什么样的东西——他永远都在不断成长。

直升机父母”的问题是什么呢?根据作者多年来的观察,她发现,“直升机父母”容易培养平庸的人。各位知道什么叫“直升机父母” 吧?我们讲过《爱、金钱和孩子》,那本书曾经讲过,父母像直升机一样悬停在孩子的头上,孩子无论干什么,父母都在旁边观察,都在那儿看。孩子有什么问题,父母第一时间出现,把所有问题都处理掉。

我们现在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控制就是这样。有那种手表,实时监测他在哪儿、在干吗。还有人在孩子的房间里边装能够听到声音的东西,希望能够掌控孩子的所有东西。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她说这种方式容易培养平庸的孩子呢?这些孩子很有可能考上斯坦福、耶鲁这样的学校,学习成绩没问题,被父母天天这么盯着,成绩很好。但是毕业以后找工作,你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经常找的都是一些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干的时间也不长,往往后来变成打零工了。这件事干一干,不干了,干另外一件事。为什么?因为他干什么事都没有内在的兴趣,他的坚毅是假的。他很坚毅地通过了那么艰难的考试,去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学校,但是那是假的,那是做给父母看的。一旦到他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他就傻掉了,他的人生没有自己做过决定,没有找到过独立的感觉,所以很容易放弃,于是做了大量平庸的工作。

坚毅分两种,一种叫为父母而生的坚毅,一种叫因热情而生的坚毅。我们要给孩子培养的,是因热情而生的坚毅。他喜欢一个东西,愿意去探索。多少孩子每天晚上坐在那儿学到一两点钟,都是为父母而生的坚毅。短期之内,你能把他送到一所好学校去;长期是没有用的。我知道很多家长会讲,能送进去再说,这个想法本身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要追求的,是这个孩子终身的成功。而不是先进去了再说,先进去了再说是对自己的面子负责:别人的孩子上了好的大学,我的孩子也要上。你的面子很重要,你才会这样想。但是这个孩子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这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反过来我也劝大家一句,你如果真的能够让他自己产生内在的坚毅,他一样可以上很好的学校。这个话也说了很多遍了,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够听得进去。

他们家很传奇,传奇到我们在他们家能够找到很多历史性时刻。大女儿苏珊小时候上的是斯坦福幼儿园,有一天放学回家跟她讲:今天有人到我们学校,给我们发棉花糖。她说为什么发棉花糖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那是1972年,她的大女儿苏珊竟然参加过1972年在斯坦福幼儿园做的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棉花糖实验是影响心理学发展史的一个实验。他们给这些孩子发棉花糖,一人发一颗,说如果能够坚持15分钟不吃,再给你一颗。你想,15分钟对于一个孩子来讲,那简直是漫长的无尽的感觉。

孩子就盯着那个棉花糖看。有的孩子二话不说,拿起来就吃,管你什么;有的孩子过几分钟受不了了,吃了;然后有的孩子会做很多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事,想办法拖延。她的女儿就属于坚持了15分钟没有吃的那一波。



这个实验做了将近40年的时间,就是不断监测这些孩子们长大以后的表现。最后发现延迟满足感是一个人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够坚持15分钟不吃的这些孩子,长大了以后的成绩、成就,在社会上所获得的地位,要比那些拿起来就吃的孩子高出一大截。



我们今天知道,不是说只要坚毅就是好事,坚毅如果糟糕的话变成了轴,变成了榆木脑袋。坚毅分为因父母而来的坚毅和因热情而生的坚毅。这是“独立”这一章所说的。



第四个原则叫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信任、尊重和独立。



前三个东西如果都有了,那么合作是顺理成章的。如果没有前三个东西,合作会变得非常困难。



作者在年轻的时候当老师,要负责五个班的英语教学,很痛苦。我当过老师,我喜欢把两个班并起来上课,因为老师不喜欢讲重复的东西。她带五个班的英语教学,就意味着她一天下来要把同样的话说五遍。



所以她说我能不能改变,实在受不了了,把一个东西每天重复讲五遍,太痛苦了。但是那个时候,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教育也是非常古板的,校长就跟每个老师讲,管好你的课堂。他们所谓好的课堂,就是大家都认真地坐着,听老师讲课。



后来她就想,能不能让孩子参与一下。她要做教学实验,让孩子分组讨论、完成任务,让孩子上讲台来分享。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讨论式教学、反转教学的这种方式。



但是校长发现了以后,就找她谈话,说你要管好你的课堂,你不能让你的课堂变成这个样子。怎么办呢?她后来跟这些孩子合作,说校长来的时候咱们就认真听,安安静静的,好吗?校长走了以后,咱们回到这种讨论的状态,可以玩,可以干吗干吗。



她后来发现跟孩子们合作得很好,而且孩子们组织教学任务,孩子们进行探索、进行讨论,相互提问,教学效果更好。你完全可以信任孩子,把他们当作合作的对象,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教学的对象。



1986年的时候,有一天她走在路上,看到了苹果Mcintosh电脑的广告,这是苹果最早的计算机。广告上写着“HELLO”,在跟她说话一样。



她根本不知道那个电脑能干什么,她就跑去找学校申请,说我要七台电脑。学校说要它干吗?没什么用。她说你放心,我跟我的孩子们会摸索出来的。然后打报告,学校说不可能,学校怎么可能批到这七台电脑呢?但还是给上级打了报告。最后,因为那时候没有人要电脑,她竟然成功申请到七台崭新的电脑。



拿来之后没人知道电脑干什么用的,但是她就坚信,孩子们能够找到使用电脑的方法。最后孩子们很快就摸索出了怎么用电脑排版、打字,做报纸什么的,因为他们做传播学嘛,那个电脑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



就是这么一个开朗的、喜欢探索、相信合作的老师,才能够让那么多的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课程。



然后她还为自己的课程制作T恤。你想想看我们今天有哪个老师,会想到为自己的这门课去制作一件T恤,去制作一件文化衫,发给学生们穿。然后她还组织学生办校报,用真正的办报的方法,办出了一份甚至可以批评校董会、批评校长的报纸。



她总结说,两种教养方式是不一样的,一种叫合作型教养,一种叫专制型教养。我们过去,包括她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所流行的就是专制型的教养:你要听话,你要听我的。但是她现在更相信合作型教养的重要性,要让孩子成为合作者。



那要做到这一点,你首先要改变你的语言方式。你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是一个认为你一定对、他一定错的方式,而是探讨的、尊重的,把孩子当作有独立思考的对象的方式。



第二,要让孩子能够找到机会去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这也是培养他们合作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入口。



第三,多组织团队运动。让他们参加各种运动队的比赛,等等。如果犯错了的话,进行反思性的写作。假如我们在合作当中犯了错,可以写下来,写自己犯了什么错,打算怎么去纠正。



有时候她会发现,有的孩子合作得过头了,互相抄作业,或者去别的地方抄标准的作文。她发现这一点以后,她的办法是什么?她的办法是给他打一个0分。



你知道孩子们都很害怕打0分,0分会对后来的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害怕了,然后孩子找来谈话,她问打0分你害怕吗?害怕。我为什么给你打0分?因为你抄袭了,我想知道的是你的想法,我并不想知道那个人的想法。你愿不愿意改?你愿不愿意把这个0分改成A?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等你。



各位想想看,老师给孩子机会,孩子会非常认真地回去重新写那个作文。改完了以后拿来给她看,然后再改,一直改到能够得到A为止。



她更希望能够给孩子A,而不是说我用给成绩的方法来判别这些孩子。我是要教会这些孩子,怎么从0分写到A,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用担心孩子在合作的过程中犯错,因为犯错本身就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这点我也深有感触,我当年在做大学老师的时候,也是天天在给孩子们创造各种合作的机会。我会把很多校外的资源带到大学里边,然后给孩子们做很多挑战,让孩子们去完成一些校外的工作,创造合作的机会。



埃丝特还曾经把好莱坞的人引进到他们学校里边,让她的学生拍了一部电影。就是学生出演、写剧本、设计道具什么的,最后那个电影甚至还参加了好几个电影节。通过让孩子们参加拍电影这样的事情,去提升他们合作能力。



还有一个原则叫言传不如身教。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能够学会合作,你自己要学会放低你的焦虑。



焦虑会传染。她看到一个孩子特别焦虑,她就能够想象,他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一定是爸爸妈妈的焦虑导致孩子坐卧不宁,才导致这个孩子连没选上班长都会痛苦万分。



如果你自身不足以成为孩子理想的榜样,会怎样呢?这个问题很好。很多人会说,樊老师,我们都错过了,你是厉害,你早就学了这个东西,所以你现在“凡尔赛”。但我们都来不及了,怎么办?



埃丝特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她说:如果你不是孩子理想的榜样,更好。你正好给他示范:妈妈怎么改的,爸爸怎么进步的。如果爸爸妈妈永远是正确的楷模,还没有示范的机会呢。你犯了错,承认了,并且你愿意改进,正好是一个示范的机会。



第二,留意你的行为,然后下定决心改变。当你能够不断地留心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什么地方有问题,然后不断地改变。并且要把你的目标分享给孩子,跟孩子讲妈妈现在的目标是什么,我打算怎么改。你让孩子跟你一起在你身上使劲儿,让孩子帮助你进步。



我们很多家庭是不断地在帮孩子进步,但一到你自己的问题,就说:我这么大了,我还怎么改?现在希望都在你身上。这种话特别让孩子生气和绝望。反过来,你如果说你来帮妈妈改改,我也可以进步,跟他一起分享你的目标,这时候你就从一手烂牌、从不是孩子的理想楷模,慢慢地变成跟孩子共同进步的一手好牌。



这就是用灵活的思路去处理自己的问题,让孩子成为你的合作者,让孩子学会跟他人的合作。这是第四个支柱。



第五个,善意。善意让一个孩子能够有温情、有关爱、有同理心,能够理解和关心别人。



她说有一件事她很感动。2002年的时候,孩子们的外婆,就是她的妈妈,91岁了,住在疗养院里边。她们也很少有时间去看,因为离得很远。有一天她的小女儿安妮跑到疗养院去看外婆,医院竟然说外婆快死了,已经不行了。安妮一看气坏了,根本没有人管她的外婆,口渴都没人递水喝。



安妮二话不说,连着病床一块儿推出来,直接拉到了硅谷。几百公里路啊,把她的外婆直接拉到了帕洛阿托,说我们不能够忍受外婆被这样对待。



因为她的小女儿做了这么一件勇敢的、充满关爱的事情,外婆又多活了两三年的时间,活到了九十三四岁,这就是关爱的力量。



那如果从小只教孩子追求第一,只看成绩,根本不去管孩子是否有善意,不去看孩子为班级所做的贡献,不去看孩子会不会给你送父亲节礼物,导致的结果就是,你会培养出一个自恋的孩子,自恋的孩子会缺乏善意和同理心。



而善意有多重要呢?善意是真正的软实力。一个人的善意,是他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拼搏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个比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更重要,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科学、工程那些东西。



最后你会发现,给你带来最大收益的能力,一定是合作的能力,而不是竞争的能力。我们从小就教孩子竞争,说你要是赢了他就厉害了,你一分能甩开多少人。我们小时候老算这个账,一分甩开多少人。



但是当你真的长大了,走到社会上以后你会发现,这种竞争的能力好像没有特别大的用处。真正能够让你的事业做得更好的,是你周围有很多人愿意帮你,你们的团队很和谐,大家相互关心;能够对客户有同理心,能够理解客户,能够愿意为客户做事;也能够跟竞争对手处好关系,不会进行恶意竞争。



我们很多家长认为善意不重要,认为你要活得更坚韧一点,你要活得更凶悍一点。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从对家人的礼貌和问候开始,培养孩子的好的习惯,然后培养他们对他人尊重、感恩。



感恩能够让人更快乐。他们家会倡导大家写感恩日记,每天写日记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要留下来,说今天要感谢谁,要感谢什么样的人。



他们家还有个传统特别有意思,每年圣诞节的时候,他们家要去商场里面买一棵“最可悲”的树。其他人挑树,肯定挑又直又大、好看的那种树,回家布置好看嘛。他们家反而就估计哪棵树可能卖不出去,会被落下,然后买回家。为什么呢?因为它最可悲,没人要,所以我们拿回家,我们对它好,我们带它一块儿过圣诞节,把它布置得很漂亮。



就是想了这么好玩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同理心,帮助孩子去培养内心柔软的感觉。

然后养宠物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养只小狗、小猫、小鸭子,你去照顾它,也能够带来这种爱心的感觉。



在校园当中,经常出现的反面案例就是霸凌。为什么校园里边会出现很多霸凌事件?我们前面讲过了,青少年不理解有趣和残酷的分界线,而幽默是一个很晚才能够培养出来的东西。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排斥别人、欺负别人,是很糟糕的事情。



比霸凌更严重的伤害其实是排斥,如果一个孩子在班上被孤立,老师不喜欢这个孩子,会很容易影响到其他孩子。这个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她为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归属感,每次在带一个新班的时候,她都会要求这个班上的同学分组。



小组怎么分?你自己写一个纸条,写下你最希望跟谁在一起,写三个名字。写完了以后,老师会把所有条子收在一起。总有几个孩子是没有人写的,怎么办呢?老师不会让大家知道这些人没人写,而是把这几个人组成一组。



她用这样的方法,使得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有人喜欢、有人关心,他们形成了小组。过了很多年以后,她还收到这样的学生来信,说当年你的这个活动对我们帮助有多大。因为往往这些没有人写名字的孩子,都是看起来怯怯的,有点胆小,穿的衣服也不好看,个头也不高,容易被排斥。



这些孩子本身上学就带着压力,老师给他们创造了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有人喜欢,有人关心,也有小组。所以这些孩子过了几十年给她写信,说你当年的这个举措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感受到了有朋友、有友谊。

一个老师如果能够不排斥孩子,能够像埃丝特一样,有这样的一点小心思去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归属感,我相信学校会变得好很多。所以她才能够成为最受大家尊敬的老师。



最后这个作者说:奉献精神很重要。所谓的善意,往大了说,就是对整个社会的奉献精神。像她的二女儿能够跑到南非去搞艾滋病的研究,去帮助那些处于危险境地的穷人。二女儿跟家里人讲得很清楚,永不退休,人生不需要有退休的那一刻。



我们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一个奉献精神就是:你不要把工作当成一件特别糟糕的事。你不需要退休,你永远可以为这个社会散发光和热。这种奉献精神就是一种更大范围内的善意。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的孩子不会被家长整天盯着几点钟写作业、几点钟玩游戏,被质问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话、你在学校里面排第几。假如家长能够模仿埃丝特,帮助孩子建立信任,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帮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帮助孩子学会跟别人合作,然后帮助孩子能够爱上这个世界,能够具备善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当中以身作则。那么,既教育了孩子,也提升了自己的素养。你不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吗?



最后,埃丝特总结说,只要我们疯狂到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就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她和梅耶·马斯克、乔布斯是一类人,他们都认为,自己生下来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所以努力去做,就真的可以改变。



我们做樊登读书APP也是这个目的,我们希望可以带动更多国人来一起读书,通过读书来点亮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每一本书只要你真的听进去了,有那么一点点改变,对于生活来讲,可能都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所以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到大家,学会怎么样去培养成功的人才。



谢谢大家,我们下周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晚上回来,无意间在女儿给她们班主任手帐中,写了一段发自肺腑的独白。她说,与其每天在教室里发呆,看着同学们...
    风过万竿斜阅读 299评论 0 1
  • 不知不觉又开学了,时间过得飞快,虽然自己不疼不痒的也在学习点,但是始终没有坚持专注的学习点东西,简书也搁置了好...
    风雷吖阅读 222评论 0 0
  • 《故事里的人生》177 幸福是什么 很久以前,在...
    老隋头阅读 426评论 0 0
  • DiYi章 大家好,我是肚子缝纫姐,一个轮椅上的自愿者。DiYi次写文章不知道该怎么写,很想把自己这一生的经历写下...
    肚子缝纫姐阅读 199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531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