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节那天,乘最早一班飞机,赶去香港参加表姐的葬礼,在网上,搞定了靠近世界殡仪馆的城木酒店。这些年,几次去香港看望表姐,都是住在北角云景台,表姐的家里。出发之前,不论是在中山乘海轮,还是由深圳罗湖坐火车,表姐会在微信上告诉我,乘几号巴士到哪站转地铁,写的明明白白。估计我们快到她家的时候,她总是笑咪咪的站在大厦入口处,迎接我们。
表姐过世了,没人招呼我们了,只好自己找旅馆。高德地图显示,城木酒店离殡仪馆600多米,步行最多10分钟。从殡仪馆出来,我打开了步行导航,从地图上看,沿着机利士南路走过去,酒店应该就在路的左手边 ,导航提示还剩20几米的时候 ,却看不到城木酒店的招牌,由于我们不懂英文,酒店的英文招牌,我们又不认识。害得我们找不到该酒店。我们只好停下脚步,向行人打听,几位路过行人都很热情,尤其是药店的老板从店里走出来,耐心的给古稀老人指路,我的粤语也是会听不会讲,交流不顺畅 。我们按照她们指给的方向,过了十字路口,走了十几步,就来到城木酒店的门厅 。前台的小姐接待了我们。
住宿费不便宜,房间却很小,进门就是床,卫生间是迷你型的,转身很困难,小便的时候必须像狗一样,跷起一条腿。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有咖啡和茶包免费供应,可惜包装上全是外文字,弄不清是什么饮品,被子很薄,盖在身上不觉得冷,室内恒温。
早上离店,我表扬了清洁工,她好高兴。我问她,为什么店招牌不用中文呢?她说,酒店一直用得是英文,习惯了。
香港回归祖国20多年了,1997年之前,香港的官方语言是英文,因为那是殖民地。如今还不习惯使用中文,让人不能理解。
离开城木酒店的时候,我更加思念我的表姐。连续两天的
葬礼来了四五百人,大都是她的学生,可谓桃李芬芳。弟子满天下。早年她毕业于上海华师大中文系,在港60余年,从事中文教育和普通话培训和推广,为香港的回归和语言统一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她的平凡的一生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