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人生使命的变化。幼儿园的任务是玩,小学的任务是学习。怎么学?怎么写作业?孩子并不知道,在学校需要老师指导,回到家需要父母的指导。如果孩子回家,父母没有陪伴孩子写作业,孩子很难养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尤其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天大的事情都没有陪孩子写作业重要。如果二年级孩子没有养成良好习惯,那更需要及时帮助孩子、陪伴孩子。
回家八部曲:
放好书包换鞋衣,
讲究卫生把手洗,
一定喝水吃东西。
赶紧坐定先复习,
再做作业心有底,
检查对错需仔细,
明天学啥先预习,
收拾准备好欢喜。
一是放好书包换鞋衣,不能随便乱扔书包;二是讲究卫生把手洗,让孩子先去卫生间上厕所、洗手。三是一定喝水吃东西,强调喝水吃东西,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喝水很少,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很少主动喝水。为什么吃东西呢?因为到下午放学时食物已经排空,孩子体内的血糖下降。这时补充食物,可以使血糖恢复,孩子写作业才有精力。吃一点就够,不要太多。四是赶紧坐定先复习。复习当天老师讲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五是再做作业心有底。听了老师讲授,作业是否会做,这叫知识的迁移。六是检查对错需仔细。孩子自己检查,但是父母要告诉他怎么检查,要先检查方法,然后再检查细节。七是明天学啥先预习,这样第二天听讲才能有针对性。八是收拾准备好欢喜。学习之后,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这样一步步做下来,孩子会很有成就感的。
当然,这一切都要父母的参与。对于一个刚上学的孩子来说,放手不管意味着父母不负责任。孩子养成习惯不容易,父母必须为孩子付出一定的心血。不然,对孩子来说会很委屈冤枉的。试想,一个成年人新换一份工作时,内心都有惶恐不安的感觉,更何况一个6岁的孩子。他很无助,他哪里知道怎么办呢?当父母的怎么能甩手不管呢?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父母。
对孩子来说,6岁入学是一个重要阶段,12岁时小学升中学,也特别关键。至于中考和高考时,孩子大了,会自己管理,而6岁和12岁时孩子比较弱小的,面对新的学习生活,最需要父母作为自己的支撑力量。有的父母是不懂得孩子的内心需要,以为给孩子送到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在学校,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学习能力强,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的韧性比较强,他们遇到难题都要想尽各种办法解决。而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遇到难题,往往畏缩不前,害怕困难。另外,老师对孩子坐姿、握笔姿势的要求,及时复习、及时检查的习惯,在家里父母也一贯要求,孩子就能很快养成这些好习惯,而在家里父母不做要求的孩子,在入学很长一段时间后,依然需要老师不断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