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干部挂职锻炼、交流任职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现识别干部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干部成长路径的重要方式,对实现干部思想观念、方法经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互动融通,促进不同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机关之间干部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好干部的成长也是一样,需要经历不断的磨炼,唯有在实践中摔打、在干事中锻造,历经千锤百炼,才能磨砺坚强品质、坚定意志,才能增长才干、砥砺作风。要挂心挂事挂责。要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坚定自觉用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对标对表上级部署要求抓落实,在改革发展最前沿、乡村振兴主战场、产业项目建设第一线展现担当作为。要肯干实干会干。要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专业特长,积极投身到创新性解决问题、谋求发展、服务大局中去,让自己脚踏实地接“地气”,干事创业有“底气”,开拓创新长“灵气”。要建言搭桥助力。要主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在全面准确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当好沟通联系的桥梁,在传递信息、引进技术人才、争取项目资金、促进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好牵线搭桥的作用。
干在基层,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炼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要摆正位子,摸清真问题。少一点拍脑袋想问题提对策、关起门来找问题作决策,多到干部身边、群众中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子”,把调查研究作为锤炼党性原则、提升服务本领、改进工作作风的过程。要放下架子,流露真情怀。经常性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一线,走遍千家万户,话尽柴米油盐,用心用情用力捕捉群众身边的“有苦难说”“难言之隐”,努力磨出一双丈量民情的“铁脚板”。要干出样子,解决真难题。做好“向上学”和“向下做”两篇文章,全面掌握“四下基层”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把“实”字贯通调研工作的全过程,帮助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民生福祉,枝叶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执政党,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无所有、一无所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些公仆就会被历史所淘汰。”作为党的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锤炼好作风、维护好形象,用实际行动践行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创造出更多让群众认可的业绩。要涵养为民情怀。结合自身职责,多想想基层群众的期盼,看看还有哪些工作没有落实或是落实标准不高,哪些工作浮于表面未能深入推进,以此来不断鞭策和督促自己,切实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融入为群众服务的点滴行动中。要坚持为民用权。必须正确把握用权取向,自觉规范和约束用权行为,严守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监督,经常对照检查、防微杜渐,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增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树好廉洁形象。要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管“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守好清廉家风,坚决抵御各种“糖衣炮弹”,始终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辜负组织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