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19 星期日 晴
好热,心情说不上不好,但想着每天都得发的微信,还有一改再改的破图片,就有些烦。其实我对平面也不深懂,只是会用一点软件,能P些简单的图。但做了这么多年室内,眼光略具一些。于是,在这半懂不懂之间,与其他比我懂的更少,却主事的人发生了分歧。
起因是这样的,N大赛要给每个分赛区制作一张线上的、置顶的图片,然后接下来才是选手信息,大赛信息等。我想,既然下面可以插入文案,就把介绍类的东西放下面好了,这张置顶图片以美观、高大上为主。于是操起本不熟练的设计本领,前天折腾到12点,终于整出一个主事的满意的图片。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圆满结束了,不成想第二天见面,主事要改,要加地方承办方信息。
说到这,要补充一下。驻马店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便是当地一个叫做“天中驿站”的公众号也举办了一场移动端选秀。他们的把戏和我们一样,只要你参赛,先得上传个人信息吧?那全省、全市这么多人参赛,这些爱美又年轻女性的信息,对许多商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视的资源。OK,他们还有我们,会在恰当时机,将这些信息卖掉。由此你也可以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手机号世人皆知了。
但是,这个天中驿站在恰当时机的选择上,却出了问题,他们卖的太早了。而且更要命的是商家太着急,拿到资料后,第一时间打电话推销东西。初时影响还小,到后来选手们纷纷接到推销电话,大感不妙。于是左思右想事情端倪,终于想到天中驿站身上。后面的事也不用详细再说,总之是后者承受不了舆论压力,最终公开道歉,那些参赛选手则纷纷退赛,一场互联网常见的狗血事件而已。
所以,说到这再插一句闲话,我真感觉到这么吸粉、玩弄粉丝,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再说悦秀,在与地市承办方谈判初期,我们是承诺在他们平台报名的,因为这样的话,他们便可以拿到上述的信息。后来出了驻马店事件,我们便把报名这一环节,重新拿回到自己手中。
当这一消息传达到地市承办方那里后,有的暴跳如雷,指责我们毫无信用;有的表示可以理解,愿意继续合作。本文开头说的那家也是准备合作的,所以当他们要求在置顶图片上增加他们信息时,我觉得无可厚非,便加了。
我的妈,绕了好大一圈,总算绕了回来。
且说加了之后,我又以为这事结束了,赶紧去忙其他的。不成想没过多久,主事的又发话,说还得加东西,因为图中没有看点。
我心说:操,选手要都跟你似的这么肤浅,算个JB女神啊。长眼睛没?会不会往下翻?白痴才只看一眼主图,然后不分青红皂白的参加或放弃呢。设计讲究美观和实用的均衡,比如你拿一瓶可乐,发现一面仅有一个非常简单的Logo,背面则是十分详细的原料、热量、产地等信息介绍。那我们这个情况也类似,既然下面有大段的文案介绍比赛详情,主图上面还加个P啊。
好吧,前面略激动。既然本文的主题是“不懂设计的人想什么”,而且他还主事,所以我就得重视,就得推敲。最后得出结论,他可能想的是突出比赛大奖,让人看一眼就吸引住。我说出来,他大为认同,激动的想拍我肩膀。我心说,妈的,你语言组织能力简直太差,光说没东西、没东西,能不能说出来没什么东西。
虽然嘴硬,但我认同此点,于是加上。
在这再说一点设计的经验,那就是文字的排版,往往不如英文和数字简单,因为后者更趋于图形,或者符号。以我的设计功底来说,对此一直没什么好办法,只用最笨的,在两行文字中,加一行英文调节而已。所以,最初那张图片的样子是中英文结合的。但加了两次之后,英文就没地放了,只好删掉。于是变丑了很多,这时实用性已经占美观性的上风了。我说“实用”只是相对于“美观”而言,可不是真觉得它实用,反而觉得与下方文案重复,很不实用。
弄完(注意我的字眼)传过去,就没了声息,直到今天上午。主事用纸条写了一段话,手机拍照后,给我发过来。然后留言,按照这个改,我***。
我一字不易的复述下:“首届N大赛XXX赛区火热进行中”,接下来一句是“参与活动赢取万元大奖”,然后是“盛夏我们一起游韩国(真正颁奖已经在九月份),更有美国塞班岛、印尼巴厘岛、韩国游等豪礼等你来拿”。
大哥,虽然我已经被你数次更改搞的没脾气,但仍然要说,你的语言组织和逻辑真的有问题。
还没完,最后一句是“本地大赛XXXX为地方唯一承办单位,了解更多详情,请关注XXXX”。
我至此无语,不知道是让我设计比赛主图,还是排版一个街边张贴的小广告。最初的设计主图是这样的。
分赛区图是这样的
最后改完是这样的
前面的也不好,我就这水平,但后面的就是一坨狗屎。
那这时候,不懂设计的人心里在想什么呢?他认为你只要表现出一点设计才能,那设计个东西就轻而易举。就像你在酒桌上千只要喝一点,后面就一堆人等着跟你喝一样。
我TM特后悔说懂设计,因为原本就不懂,辛辛苦苦做出来一个,被人一吹捧,虚荣心立刻高涨,做得了做不了都敢接,难道我很闲么?
这时不懂设计的人又想了,你随便排一排,也比我做的好,这点忙也不帮?可实际情况是,你敢帮他一次试试。排一排简单,难的是排过之后要改,改过之后要加,加完之后再改,改完之后再加。喝了一杯酒就打住,除非你很牛B,或者不怕得罪人。
在这再啰嗦下排版,其实它真是技术活儿。有设计前辈说,一个版面内,一个字稍微动一动,或者改变一下大小,出来的感觉都会很不同。由此可知,改字问题不大,加减的话,就得一环扣一环的挨着个儿调整。哪里松的紧紧,哪里紧的松松,这样出来才看着舒服。但你说这些,不懂设计的人根本理解不了,他觉得只要能放开,放多少都无所谓。出来好看是必须的,要不然你号称什么懂设计?至于懂设计的人说怎样才算好设计,他又不听。
我天生懒散,此前也一再提到。之前跟人讨论过这个话题,就是与别人发生意见分歧,你是什么态度?是坚持已见,据理力争?还是放弃争持,淡然处之。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觉得许多事,并没有确定的答案,很容易让人产生理解差异。这差异既然产生了,那就见仁见智呗,我干嘛非得说服你?况且我也不知道说服你之后,照此得到的结果是不是比你的主张更好,所以根本没必要白费唇舌。你坚持你的,我笃信我的罢了。
基于此点,我才不再作室内设计。有朋友说,你说服不了客户,就跟随他的意见呗。可问题是我也说服不了自己呢,这与说服别人有本质性差别。另有朋友认为我是不挣钱,所以干不下去了。这个简单,我压根不想跟他们解释,这就是我的脾气。
说到这,不懂设计似乎可以延伸成不懂人心了。后者确乎很难,但所谓隔行如隔山,对一个不懂设计的人来说,了解设计未必便简单多少。了解人心需要相互沟通,设计可能也如此吧。
突然间有些自省,我在与人沟通这方面确实很欠缺,以后尽量多多尝试吧。我站在一个高度看W先生,说他说话少。在别人看来,难道我就是一个语言便给的人么?未必,我只是对有话题的人才多说,而在大多数人面前,远不如文字中表现的这么话唠与矫情。因为我怕掌握不了度,伤害了别人或自己。
好吧,我可能是一个升级版的W先生,但版本也并非很高。接下来,就试着敲碎村上春树的那层“蛋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