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考,模考越来越频繁。试卷讲评成了当下的日常教学模式,如何提高讲评课的教学效率,这是我一直以来无法逾越的鸿沟。
从刚开始上初三的逐一讲解,到现在的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归纳答案和技巧,看似有所变化,但是本质上还是就题讲题。没有突破,亦没有拓展,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成绩和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试题讲评才是行之有效的呢?
当下的试卷讲评,我认为侧重点还是在审题上下功夫,让学生通过审题,明确考点,否则无从下手。同时,试题解析其实就是分享思路的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漏洞,引导学生拓展探究,再通过试题的变形,教学学生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在同一考点的不同形式下,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试题讲评课才能更有针对性。
当然,这只是我的基础设想,具体的操作和流程,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尤其是在课前的备课环节,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和时间,分析试卷的得分点和失分点。探究失分原因,是技巧还是能力,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各有不同。指向性必须明确。同时,我们还需要针对试题中的问题,进行变型,帮助学生当堂训练,加以巩固。
同时,课后的错题集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学生有一个误区,认为理科需要错题整理,文科不需要,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论文理科,错题集都是查漏补缺,补足短板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当然我们不能只整理习题,应该透过习题归纳整体考点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错题集才更有针对性。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系统高效的试题讲评课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在这条路上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讲评课体系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