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1分享(2020年第34篇文章)
【人生:迎难而上还是顺其自然】
“刘慧因为迎难而上获得了很多东西,但我会比较佛系,比如看书,看了目录我就不想看,那这本书我真的翻都不会翻它一下,我看的恰恰都是我现在很需要的,没看的正好都是我不需要的,因为我觉得一切都是我吸引来的。”
昨晚与朋友通过视频进行一月复盘总结,过程中被一朋友的这一观点所吸引,原来,别人想的和我不一样。讨论的意义便在这,让你看见曾看不见的东西,了解曾未知的思考方式与观点。
人生,到底要迎难而上,还是顺其自然?
《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自我服务偏差】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所谓【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所以我们更容易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我们认为自己的观点优于其他人,相信自己比别人更幸福。
因为自我服务偏差,我们会按照有利于我们自身的角度去想和做。所以,人生,到底要迎难而上,还是顺其自然?不取决于哪个对哪个错,而是取决于你认为哪一个更能给你带来好处。
比如我之所以选择迎难而上,是因为它确实给我带来了好处。就像在2017年,坚持写作对于我而言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我却迎难而上,坚持日更了100天。
这个过程异常艰难,因为发着高烧在医院打点滴,进入高原高反呕吐,我都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最终没有落下一天。可我因为它,得到了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写作,我从焦虑低落的状态,实现了自我疗愈。因为写作,我变得更加自律。因为写作,我文笔的细腻度和情感的感知力越来越强,这也成为我2018年参加樊登读书会我是讲书人比赛、我是好讲师大赛获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
因为这种迎难而上给我带来了好处,于是我的自我服务偏差就不断激励我在人生中迎难而上。比如昨天写《社会心理学》书评推文,我从中午12点多写到晚上7点,6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每写一个知识点都觉得异常痛苦,边写边说:“我太难了!”晚上排版发到微信公众号,中间电脑断了3次电关了3次机,每一次都是突如其来,让我无比抓狂。可这样的过程,我还是坚持写下去,因为,它带给了我好处。
一是它能让我消化书本的知识学以致用,二是我可以分享给更多人,三是我可以完成阅读作业。而最终,我的这篇书评获得了瑞言讲师营的标杆作业,这又再一次满足了自我服务偏差。
而我的这位朋友,也一定因为顺其自然,带给了她很多好处,满足了她的自我服务偏差,所以她把顺其自然作为自己的思考和行事准则。
我们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没有好坏,只有适合。我欣赏她的顺其自然,也满足自己的迎难而上。
我想,如果让我选择,我希望我的人生,是行动上迎难而上,心态上顺其自然。因为这样,我会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并接纳人生带给我的每一份馈赠。
就像汪涵在《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这场演讲中所说:“上天递给你的东西我们用双手去接着,捧在手心,当然也没必要高举过头顶,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接到这样的馈赠。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有一天他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
愿你我,面对上天递给我们的东西时,顺其自然捧在手心;面对上天抛给我们的东西时,迎难而上扛在肩上。你的人生会因此获得更多来自上帝的礼物。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主动积极,极致践行,每天进步一点点,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