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中心(职能)月度创建会,四大模块小伙伴齐聚。“运营四模”即:数据分析、流程项目、客户管理及会议管理。
认真倾听小伙伴们讲完各自模块工作进度及计划,感受几个:大家各显神通,各有所长,都很谦虚。
分享环节提议系列化,即:数据的魔力、流程的魅力、会议的效力、客户管理的“道”与“术”,规整为『三力一道一术』。
小伙伴们仍很谦虚,表示可以尝试。BOSS霏鼓励大家可以更自信一些。此刻,朋友圈有人分享『达克效应』,激发了我的想象,与“四大认知心态”联想到一起,鼓励各位:
『自信,即:知道自己知道,并且能够高效地呈现。自大的差距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部分人是这种,我们才要警惕。我们要把“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部分挖掘出来,自信地表达、相互赋能!』
下班后,细细琢磨『达克效应』,习惯于从“What” “Why” “How” 角度思考拆解概念。
What ?
『达克效应』即: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高估自己,过度自信),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我们平时经常说“自知之明”,但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大部分人停留在“得意忘形”阶段不能自拔,“高估自己”“过度自信”,还常常会因为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别人的实力。
我们还经常听到“站着说话不腰疼”,很多人习惯于对他人的“优秀表现”不屑一顾,认为自己上也行,甚至会做得更好。但等到自己展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对方的轻松自如对自己来说是如此的困难。
――你看到的仅仅是“台上三分钟”,而忽略了“台下十年功”!
此类人,做得好,会一吹不可收拾,觉得自己能力好强大;做得不好的时候,就完全归罪于运气差,或是别人故意使坏。
与此相对,真正有实力的人一般都很谦虚。成功人士见识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越会对万事万物保有敬畏之心。
Why?
人性的需要,希望有确定性,希望被保证,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于是成就了一批这样的人:在自己相对比较低能的领域里,不容易认识到比自己能力高的人到底厉害在哪里,甚至模仿表象,很多别人厉害的地方自己认知不到,就会产生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差距的错觉,认为自己同样厉害,甚至更厉害。
比如美国,科学家们不常见能够竞选成为官员。因为科学家们说话比较客观,经常留有余地,不能够给选民们所希望听到的掷地有声的保证。相比之下,选民更倾向于那些自信心爆棚的职业政客。
“无知者无畏。”有些人对于自己不是很懂的问题,却喜欢装做很精通,还侃侃而谈高大上的“战略眼光”。以展示自己真的很有“实力”,从而博得一时拥戴。
那么问题来了,以后更长时间的相处,是否需要“真才实学”地露一手了呢?
How ?
先贤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认识自己的无知。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人,往往是优秀的自我管理者和思考者,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检验、反省、督促自己,自我质疑,自我提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难度系数较高。
――学会提问。对于项目合作来说,要学会提问,甚至批评质疑项目的逻辑,也许会产生不愉快的时刻,但最终会使团队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清晰和准确。同时,也要学会给自己唱反调。
――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敬畏。你拥有的知识越多,接触到的未知的领域也越广。这就是为什么越是知识渊博的人越谦逊,越是无知的人越自大。
我们要坦然接受自己的不知道,自信地表达知道的部分。让我们一起,脚踏实地的成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