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10个G裸贷女孩“新闻刷屏,从最开始质疑是网上营销炒作到现在各种新闻资料石锤定音,我的心情也从一开始的惊愕不已到现在的痛心疾首。这些陷入裸贷门的女孩年龄大多在17岁~23岁之间,很多还是学生,如花一般的年纪,借款额度也不大,一般是2千到2万不等。
为了借这几千元钱,她们出卖自己各种私密照片,甚至被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利用,沦为陪酒陪睡的工具。不像古时候卖身葬父、卖身葬母,这些年轻的女孩们大多数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的贪欲,借钱买一个新手机,买两身高档衣服,甚至是为了买一套化妆品而已。
我等丑人实在是理解不了这种疯狂,但这些水灵的妹纸却深信“颜值即正义”“要么瘦要么死”“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之类的毒鸡汤,把年轻貌美,时尚青春当作自己唯一的优势,觉得只要用了那些广告里的化妆品就能让自己人见人爱,只要穿了海报上的衣服就能像那些明星一样闪闪发光,只要自己收拾得很漂亮就能做个网红月薪百万,或是嫁个富二代走上人生巅峰。然而直到这些不堪入目的视频和照片被公之于众,发到自己亲人朋友的手机上,才惊觉不过是黄粱一梦。
如果说,现在这些年轻的女生是靠着出卖肉体在打拼自己的未来,那现在的年轻男生就真的是用生命在换取成功。
昨天,人民日报公众号推送了一条图文“年仅24岁工程师猝死,不抽烟不喝酒,也抵不过加班要了他的命”。这位小伙子姓姚,24岁,安徽人,在一家机电公司做工程师,平时工作压力大,加班是常态。而这次,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不用加班。
我国早在2013年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2010年6月,深圳富士康一名新婚才3个月的工程师在出租屋猝死,其家属称,死者曾连续工作34小时后,休息不到10小时又工作12小时,长时间超负荷劳动导致死亡。 2015年3月,百度地图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韬被同事发现在睡梦中猝死,其从中山大学毕业加入百度才4个月,死前曾在微博多次吐槽,“工作压力大”,“累”、“困”,曾48小时不休不眠。今年6月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突然晕倒,最后猝死站台,金波也是30出头,平时工作很拼,经常熬夜加班,可没等他努力改变生活,生活就已离他远去。这些人都在本该最青春鲜活的年纪里撒手人寰,都是辛辛苦苦接受父母老师二十几年栽培,却跌倒在所谓的“奋斗期”再也没有站起来的权利。
而年轻人过劳死大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的IT行业,互联网带来了契机,每天都有各式互联网创业公司平地而起,不管是BAT这几个老大,还是那些拿到一两轮融资或正在拿融资的创业型小公司,唯一的共通点就是“员工必须拼”,甚至很多变态的公司在面试的时候对员工的第一要求就是能吃苦,愿加班。
在这种环境下,分为2种加班方式:自愿加班和非自愿加班,当然这两种都是没有加班费的。
非自愿加班很好理解,就是公司强制性让员工留下来加班,不加班就算你考勤不合格,扣你工资,甚至逼你走人。
自愿加班又分2种,一种是老板临时添加任务,你不好拒绝,只好接受,而且老板说了你不愿加班可以滚,反正还有大把人愿意干,你想想也是,这活没有多大技术含量,是个人都能顶替你,于是为了保住微薄的薪资,只能忍忍了。
还有一种是中了“精英论”的毒,领导不断给你灌鸡汤,“年轻人就应该趁现在努力拼搏”,“刚工作就是要不怕苦,加班是为了多学东西,是宝贵的财富”,“我觉得你潜力不止如此,要敢于挑战自己,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比这辛苦多了,才有了现在的成绩”,“不要抱着一种打工的心态工作,要把自己当老板,你的每次加班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恶心的快把早餐吃的煎饼吐出来:“工作的时候把自己当老板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可为啥年终奖分红的时候我就要变回底层苦逼打工仔,money从来只进你的口袋?还什么加班就是财富,要真是这样,我早就是亿万富翁而不是视力降的快瞎掉,落得一身职业病的负翁。”还有工作了一年半载天天盼着升职加薪,结果被叫到办公室一通教育“年轻人别净想着赚这点钱,还是要有理想啊”,特么的,不要在上班时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有时候在北京的雾霾里穿梭着,我不禁感叹:这个社会年轻人不拼命是不是都该死。
年轻女生要拼颜值、拼身材、拼打扮,媒体天天在封人生赢家,每个赢家背后都会精心安排一个励志故事,但相同的是每个年轻的人生赢家都是肤白貌美大长腿,连网红奶茶妹傍上土豪电商哥这样的狗血剧都能被包装成清华校花励志爱情,自己出任CEO做独立女性之类的传奇戏码。
年轻男性压力更大,娶老婆、养家人这些重担不说,还有社会上那些“成功论”绑架在他们身上。好像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是一台野心勃勃不知疲倦的机器,每个人都可以自豪的喊出“我一定要成功”这句话,但又有几个人知道什么叫成功?
前段时间很流行一句话:“最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好多人被这句话刺激,于是鼓励自己跑的再快一点,再努力一点,仿佛那样你就能赶上对方。其实不然,要知道这句鸡汤从另一个层面是告诉你,世界上有两种人,你和比你优秀的人。既然是比你优秀的人那他肯定有独具一格的优势,智商超群、家底丰厚、颜值出众等等,每一条都注定你们不是一类人。更何况这条鸡汤一点都没有逻辑性,成就感才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你见过成绩好的孩子越读越努力,见过成绩差的孩子越读越上心的吗?
——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证明努力无用,年轻人就该坐吃等死,踏踏实实做事肯定是必备的素质。
—— 我只是想这个社会对年轻人再宽容一些,在我们这个年龄段,除了富二代,有时间没钱是我们的常态,我们首先得接受这个事实,不必去羡慕追逐60、70后的物质条件,毕竟他们比你多花了30年。
—— 也不用随波逐流的去追寻所谓的成功,从心底里接受自己的平凡,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比如大圣我就是一个智商刚到3位数、没钱还长得无比大众的平凡人;我没什么远大抱负,就希望能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有个温馨的小家,一份喜欢的工作,一个知冷热的人,有钱的时候一起旅行,没钱的时候一碗泡面也能吃得很暖心。
我不觉得用心经营好一段关系一个家庭的成功比经营一家公司来得轻,也不觉得事业攀升的女强人就比温柔的贤妻良母能干,也不觉得一间房子带来的安全感会比一个真心人给的可靠。
希望每个年轻人都有选择做自己的权利,可以不必成为别人眼中精英的样子,可以不再因为这些悲哀的事上新闻,可以在别人质疑你不够拼的时候自信的回复:“我不是不够努力,我只是比你更明白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