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九)匿名函数,*装饰器

匿名函数

1)匿名函数有个限制,就是只能有一个表达式,不用写return,返回值就是该表达式的结果。

2)因为没有名字,不必担心函数名冲突

3)可以把匿名函数赋值给一个变量,再利用变量来调用该函数

4)同样,也可以把匿名函数作为返回值返回,比如:

def build(x, y):

    return lambda: x * x + y * y

装饰器

1)函数对象有一个__name__属性,可以拿到函数的名字

2)这种在代码运行期间动态增加功能的方式,称之为“装饰器”(Decorator),decorator就是一个返回函数的高阶函数

def log(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call %s():' %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观察上面的log,因为它是一个decorator,所以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函数。我们要借助Python的@语法,把decorator置于函数的定义处:

@log

def now():

     print('2015-3-25')

调用now()函数,不仅会运行now()函数本身,还会在运行now()函数前打印一行日志:

>>> now()

call now():

2015-3-25

把@log放到now()函数的定义处,相当于执行了语句:

now= log(now)
如果decorator本身需要传入参数,那就需要编写一个返回decorator的高阶函数,写出来会更复杂。比如,要自定义log的文本:

def log(text):

    def 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s %s():' % (text,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return decorator

这个3层嵌套的decorator用法如下:

@log('execute')

def now():

    print('2015-3-25')

执行结果如下:

>>> now()

execute now():

2015-3-25

和两层嵌套的decorator相比,3层嵌套的效果是这样的:

>>> now = log('execute')(now)

首先执行log('execute'),返回的是decorator函数,再调用返回的函数,参数是now函数,返回值最终是wrapper函数。

3)因为返回的那个wrapper()函数名字就是'wrapper',所以,需要把原始函数的__name__等属性复制到wrapper()函数中,否则,有些依赖函数签名的代码执行就会出错。

即在总的编写前加上:

import functools

在wrapper定义前加上:

@functools.wraps(func)

使用时在案例代码上进行修改可以简单得到想要的效果

自己打一遍理解起来更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匿名函数: lambda 不需要显式地定义函数,直接传入匿名函数更方便。 关键字lambda表示匿名函数,冒号前面...
    MJXH阅读 3,382评论 0 0
  • 基础1.r''表示''内部的字符串默认不转义2.'''...'''表示多行内容3. 布尔值:True、False(...
    neo已经被使用阅读 5,709评论 0 5
  • 装饰器 定义: 假设我们要增强now()函数的功能,比如,在函数调用前后自动打印日志,但又不希望修改now()函数...
    summer_lz阅读 3,349评论 0 0
  • 函数式编程就是一种抽象程度很高的编程范式,纯粹的函数式编程语言编写的函数没有变量,因此,任意一个函数,只要输入是确...
    齐天大圣李圣杰阅读 5,424评论 0 2
  • 盯着这幅向日葵看了许久 看不够,看不透 向日葵里充盈的能量 满溢而敞亮 足以丰盈润泽干枯的心田 世界上,有无数的巧...
    LOVE玲媛阅读 2,6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