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彻底陷入了昏迷状态。入秋以来,每天都在迷迷糊糊的混日子,我们地方有一种纪录“打春”的习惯,立春不仅是节气在日期上的确定,更精确到了时间上,一般来说都是在早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没有在立春之前醒来,这一年都会陷入迷糊的状态。
我一定在那天没有及时醒来。或是我妈还没告诉我,许还有“打秋”之说,总之,我十分的混沌。
但是我有感觉,问自己,可能从来没有清醒过。每天被社交网络推着走,我也不确定,这个我到底是谁,看着永远刷不完的朋友圈,我真是烦透了。
我每天发了疯似的向下翻,加入的那些无谓的群,一秒钟闪出几十条消息,我感到被需要,想要贪婪地把这些东西都吸进去,眼睛都不眨,对着白花花的屏幕直到深夜,焦虑地等待着新发的自拍被点赞和评论……完完全全成为了为微信而活的标本。
然后试着关了朋友圈,情况有所改善,生活好像把所有的无趣都给了朋友圈,这无趣裹挟着人们的空虚,封住并肩的两人,让他们低头不再说话,同时陷入信息爆炸的无止境的深渊。
但我今天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失去”。国庆的时候,和朋友出去玩,她突然生病,情急之下我在出租车上把钱包给丢了。夜色下没看清楚出租车公司,司机又没给发票,只好就这样丢了身份证,两张银行卡和一千块。
其他都还好,办身份证倒是费了些周折,期间看够了更年期工作人员的冷眼和训斥,这周出去玩又丢了交通卡……除了对自己窝囊的个性深恶痛绝之外,这让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失去”。
可能是因为焦虑,我对失去变得格外敏感,一直都是这样,即使是常用的一把梳子丢了,也会让我耿耿于怀,并可笑的安慰自己“会回来的”。我们在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它不在的情景,即便是考虑了,也会因为狂妄娇纵有恃无恐,暗自轻蔑着它的意义。
的确,小东西的失去并不会带给你的生活多大影响,但却会让自己陷入对无知的自责、沮丧,归根结底,我已经彻底沦落成由这些东西堆砌起来的人了。
失去本身没意义,却让我们看清了那些东西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由此再重新认识自己,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总之,由我喜欢的秋天构成的这些岁月,不要总是焦虑了,在上面花费的时间,比这件事本身还费心的时候,又何苦这样不爱惜自己呢?吹着口哨向前走吧,我的人生又何必与他们有关,遇见值得庆祝,错过,我倒也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