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个体的诞生,对其个体而言,便标志着其与其余个体的差异开始形成。诞生前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微乎其微,自诞生之日起而日渐增强。体诞生前的差异不应归结给该个体。
个体是伴随其与其余个体的差异而诞生的。人类社会及大自然是崇尚和谐,包容差异的。诞生之初的个体是很少能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的。你会发现,童年时期的孩子几乎都是一样聪明可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间的差异日益加剧,而且个体本身的差异意识也日渐增强。这便形成了个体行为的本因。
人是社会的人。有社会便有攀比和竞争。不能领会自我独特性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有自卑感的(暂且称为“类自卑感”)。他们所思考的皆是“人有我无”,因而求“人有我优”。但这种自卑感很多时候是自我虚幻出来的,因为对应的“人”也会如此考虑“我”。然而这种自卑感又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开发个体的潜能。不同于真正的自卑感会削弱人的力量,使人消极懈怠,它往往能使人的力量放大,而且变得更积极,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类似危机感觉,但与危机相去更远。
正是这种“类自卑感”,给人们带来了原初之力,促进了人的自我完善。
无论在自己所最求的方向上是否真正超越了同行或前人。当自我完善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会考虑到的一个问题是传承与延续。不妨设想传承与延续也是类自卑感作用的结果。那么它的使命便是要人类的差异得以延续——差异是动力之源。类自卑感则将动力之源真正的转化为人的动力。
明知“类自卑感”是虚幻出来的自卑感(当然,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往往还乐于受其支配呢?这便要通过思维意识与心理活动的关系来进行解释了。
知道“类自卑感”是虚幻出来的这属于思维意识;而乐于受其支配则是一种心理活动。思维与心理往往并不一致。可以说从思维意识的觉悟到内心乐于依觉悟而行,依旧有一个台阶,此所谓思心分阶。
逻辑推理可解决思维意识中的一些困惑,只有现实客观且深刻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心理意识。逻辑结果只是一种使人“知”的结果。而现实体验则让人“悟”。自悟所得,才与内心相合。
前人经验提炼所得的知识让人知,现实人的自我体验让人悟。各人经历有差,而所悟不同,耐有各分支、派别。派别之间的差异又成各派发展动力之源;各派别、分支的“类自卑感”又将其转化为真正的动力,由此实现整个派系的进步。依次实现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大自然的进步。
然而,进步往往并不十分明显,动力之源也因此隐而难现。当把思与心分开来看时,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会使隐而难现的进步变得显而易见。这里可以举出一个例子:在十八楼顶的边沿,请你盘膝坐下,膝盖不可逾越边沿。这是你的身体重心应在臀部,也就是你是安全的,你又能将身体前倾过边沿多少呢?理论上是安全的,你的恐惧依旧。他们全来自你的心理作用。但从结果来讲你是恐惧的。但如果将心理和思维分开来看的话则大不相同。你会发现思维意识上是安全的,这样就可以给你提供克服心理恐惧的依靠。这种克服恐惧是与万户飞天绝对不同的。可见思心分阶所体现的进步是多么大啊!
分阶只是个体进步的放大镜,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思心的统一。思维意识明确而终生碌碌无为者比比皆是。所以有一些关于老板、领导之类的为什么看起来并不杰出确有如此高的身份的讨论。只因他们思心统一。执行力足够的强。
不得不讨论的一个问题是,知道动力原初与思心分阶后,如何能够在行事时常保动力呢?
无聊与痛苦是时常充斥人生的两种状态。多讲的是内心。内心多是由意欲控制。人所能控制的仅仅是自己的行为。想要在无聊与痛苦间博得动力唯有主动打破这个无终无始的循环。要想去打破这个循环唯有苦思冥想。靠苦思冥想,求日益精进。当有了苦思冥想的意识后,这个个体便开始进入了人生的熔炉。所经历的无聊、痛苦、顺镜、逆境都不在是一种单纯的循环,而是一种矿石,是苦思冥想的思材,日益精进的奠基物。就算是同样的经历,也再与循环无关。循环一旦被打破,同样的视野,看到的风景也会异于从前。
经历过熔炉并脱颖而出的人,才是能够真正焕发自我个性的人,才能使自我的唯一性得到完美的体现。此时的个体便能真正明白与“人有我无”相同的是“我有人无”,便能真正明白“类自卑感”真的只是一种虚幻。便把思心合一做得趋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