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读《道德经》,读完“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还是没理解,就再次翻看后边的经典故事,通过战国时的思想家杨子的行为弄懂了老子这句话真正的意思。
杨子在第二次拜访老子时,得到了他期盼已久的答案,老子说:“君子的德才并不表露在外,相反真正的君子看上去还有些愚蠢。而你呢?面带骄傲之色,只是你不自觉而已。一个人有了派头就会冥顽不灵,欲念横生。快舍弃这些吧,让自己再笨一些,再平凡一些,结果定会不同”。
杨子听了之后,明白了自己苦恼已久的原因。懂得低调收敛,谦卑处下,与大家打成一片。
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看几遍《道德经》正文,然后翻看后边的经典故事,加深理解。
自己理解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你说的再多,估计没几个人能听进去。还不如省点力气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你的方向对了,你的世界都是对的。
就像“助理来也”上边的名言一样,坚持做一件小事,慢慢就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的大事,我每天坚持读书,现在儿子女儿也学我一样拿本书去读,姑且不说孩子有没有读懂书中的意思,最起码有这种读书的意识了。
连许久不读书的老公也买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看来离实现一家人都来读书的愿望更近了,这也许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更好的解释吧。
坚持读书并定时输出,做一个大气之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你的方向走对了,你的世界就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