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长门怨》
齐浣
茕茕孤思逼,寂寂长门夕。
妾妒亦非深,君恩那不惜。
携琴就玉阶,调悲声未谐。
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
上海今天重度霾,看不到星光和月亮了。然而温馨美好的心情,也可以将这个厚重的夜点亮吧?
我没什么出门凑热闹的安排,就这么窝在家里画一天画,读些诗,也很开心呢。
起笔写这篇文章,就只为两句——
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
整首诗挺普通的。而当我眼睛触到这两句的时候,不可遏制的喜欢就一下子冒上来了。
她是多么卑微,夫君(此处指君王)移情别恋处处留情,她却说自己理解,她的嫉妒并不深。
然而理解归理解,接受归接受,哪有不嫉妒、不伤心的旧人?
漫漫长夜无法入眠。她想弹弹琴排解一下心事,下手却不自觉就是悲伤的调子。
“调悲声未谐”,大概也有泣不成声之意吧。
夫君或许很久不来看她了。很想再被他抱一抱呢……
可是要怎么样才能接近他呢?
眼下,只有这月光,可以不受阻碍、没有任何顾忌地照向那个人,照进他的怀抱吧?
那么,把我的心化在这月光里,是否就能无所顾忌地进入他的怀抱,就像被他抱着一样。
她不能承认自己很嫉妒(那是不贤惠),更不能肆无忌惮地冲出闺门,找到那个人,一头扎进他怀里(那是不矜持不守妇道,也不被允许)。
隐忍,克制,澎湃的思念、嫉妒和怨恨,被抢夺了的爱情,都写在这月亮里。
也只有月亮,每日陪伴,无声又无息,像极了她们想要的爱,深沉而长久,怜悯又温柔。
三国时曹植有诗,可能是这两句的灵感出处——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曹植的句子更朴质,有一种肃穆悲怆的气息和坚韧的质地。而齐浣的“流影”二字别有一番柔软徘徊,更多小女子的缱绻心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