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自卑与超越》(中国友谊出版社)
类型:心理学专业
推荐语:你值得真正的快乐
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名作,围绕着人生三大事实:职业、地位、爱情/婚姻,来讨论我们该如何去重新解读过往的记忆,设立正确的目标,从而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认为,人类面对三大事实时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对生活给出的某种答案。而这个答案,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就会埋下种子。
因此,当你感到不幸福时,不妨回顾下自己的童年。你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对你做过什么,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那些不好的影响,会让我们设定错误的人生目标,从而过得不幸福。
其实还有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更加出名,讲的就是阿德勒的观点,只是比《自卑与超越》更加易懂一点。它通过对话的形式,一步步把阿德勒的主要观点给推导出来。其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提到过“人类的重要性是依赖他们对别人的生活所做出的贡献而定的。”同时,他在书中也多次提到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能学习到合作的能力,那么他未来进入学校、社会,都会因为这个能力的缺失而痛苦,比如产生不当的自卑情结。
难能可贵的是,《自卑与超越》不仅帮助我们找到原因,还帮助我们分析,找到破解的路径,鼓励我们去改变。
推荐书:《人间草木》(天津人民出版社)
类型:治愈散文
推荐语:生活中总要找点乐子
京派作家汪曾祺的散文集,里面记录了他对草木、瓜果、山川,以及几位大家学者的回忆。同时还记录了战时他在西南联大的经历,也是我最喜欢的章节。因为让我看到了那个时期,学生群体的一种状态。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却很丰富。
有一段话,我认为也很适合描述现在应该需要的一种精神: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当然,《人间草木》大部分章节都在讲草木、山川。其中不乏一些有趣且有点意味的句子,能唤起我丢失的一种“万物皆生命”的自然之情。
“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呢?螃蟹的样子很凶恶,很奇怪,也很滑稽。凶恶和滑稽往往近似。”
“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我想起它们来了,也有一天会像来了一样又去了的。我尽想,从来处来,从去处去,一路走,一路望着祖母的脸。”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推荐书:《绝叫》(读本来源:微信读书)
类型:犯罪小说
推荐语:我们都是挣扎的鱼
故事开始于一件“孤独死”案件。
死者为一名叫铃木阳子的女子,前来负责案件的是女警官奥贯绫乃。
因为死者已面目全非,且生前没有在联络的亲属,绫乃警官必须找到死者的亲属,确认其身份,才能处理其遗物等身后事。
可随着不断深入的调查和追访,绫乃警官发现这件死亡案件并没有这么简单。同时,铃木阳子的人生也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展开。
个人认为,这本书的推理并不难,不会让你有汗毛竖起,惊掉下巴的感觉。作者埋下的伏笔和暗藏的细节,如果经常看同类型小说的读者,很容易就会捕捉到。并且随着剧情的慢慢深入,也能猜个大概。
这本书真正精彩的部分,在于其叙事手法和风格上。既给予了适当的神秘性,引人入胜,同时又不断在透露本书的主题——绝望。
这本书不是在讲犯罪推理,虽然有一半的叙事角度是警察的身份。这本书是在讲人性。用第二人称的角度叙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是如何扭曲,人是如何走向深渊的。
一半是现在,一半是回忆,两条叙事线同时进行,并在某一刻交会。那一刻,绫乃和阳子相遇了,我们也和阳子相遇了:铃木阳子,原来这就是你。这是你的人生,你的故事。
而从阳子的人生里,我们也能看到自己。
推荐书:《审判》(时代文艺出版社)
类型:现实主义小说
推荐语:反抗还是顺从?
K不知为何被捕,不知自己被指控了什么。
他认为,这太荒谬了!只有对此置之不理,不当一回事,才是证明清白的最好方法。
那个时候,他天真地以为,任何人都能轻易地使用“法”,甚至改变“法”的不合理现状,公道自在人心。
但,“‘指责’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当指责别人的人,自己也不十分明白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指责时更是这样。”
书中也多次通过人物之口向K表达过,“你对法院真是一无所知。”
当初审之后,K终于发现所有人都是一伙的,没有人会听他说的话。最低级的法官已经同流合污,只有最高法院的人才有可能证明他的清白......
以上内容皆为已发布原创,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