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准备某考试相关复习时,连错好几道题后感到情绪低沉,无意识地打开了手机屏幕角落里沉寂许久的游戏app德州扑克,居然索性就打到了天黑……
回去的路上,先是一阵莫名空虚,接着开始惭愧地指责自己Killing time——自制力竟然如此不堪。
我试着反思这一系列行为,在工作学习时为什么总会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有没有方法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呢?
1身边的「瘾」
脑子里突然间蹦出一个字:「瘾」。我们身边充斥着大量的"瘾"患(者): 烟瘾、赌瘾、网瘾乃至于毒瘾等等,每个都会给当事者以及爱他的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痛苦。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清楚确切地知道肯定会有一些人(当然也是少部分人),最终做到了戒烟、戒赌甚至戒毒。
问题来了,不少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
凭什么自己连诸如贪吃贪睡的习惯都戒断不了?
有人说是别人的意志力强,自己天性难抗诱惑。
有人说是出于合群需要、为了别人好,比如指责型人格骂脏话说自己想帮助对方进步。
还有人说这些坏习惯无伤大雅,比如某某吸烟吸一辈子还活到100岁呢……
人们生来看问题就是不客观的,尤善自我欺骗。这样的理由只要想找就没完没了,还会形成心瘾(这个后边会谈)。
那么到底怎么做到的呢?
2小毒虫和大毒虫
带着问题查找答案,发现樊登讲过的一本好书《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所有的「瘾」在原理上相差无几,区别主要在于程度大小,比如海洛因对于人的控制力就明显强于烟草的尼古丁(所以警察叔叔只抓吸毒者而不是吸烟者)。
考虑到这里,我想这本书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瘾」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可分成两种,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小毒虫和大毒虫。
小毒虫是指生理上瘾,克服起来相对容易,一般坚持5–21天对其依赖度就可大大降低。书中特指烟草的戒断时间,我觉得也适用其他上瘾机制比如贪恋赌博和游戏等。尼古丁通过两种手段控制人体多巴胺水平: 一它使人上瘾的速度极快;二是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也很快。
所以戒烟不会太难,原因在于只要持续5天左右之后,就会呈现一个相对显著且确定的状态。
大毒虫说的是吸烟的心理机制——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双双重结合,它才导致戒断过程反复的罪魁祸首。很多烟民会找理由来麻痹自己,甚至真的有人认为吸烟有好处: 可缓解压力、集中注意力、看起来更有面子……真的是五花八门。
我们每天被车撞死的概率极小,都知道过马路要左右看车辆;吸烟百分之百会吸到肺部导致功能受损,却自顾自地欺骗。
好了,明白了内在的原理,就需要搞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了。
3快乐戒「瘾」
关于戒瘾,作者只给出两点建议:
一,决定从此不再吸烟。
二,不要质疑这个决定并时刻为之感到高兴。
乍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却指出了大部分曾经戒烟未遂的同志的核心问题——试图依靠意志力戒烟戒瘾。
意志力可以帮你熬过一时,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战胜那个小毒虫,但长期来看,结果注定是失败。因为本质看,你还是认为吸烟是有好处、有诱惑力的。
"灵魂深处"觉得有委屈的人才迷信所谓的意志力。一旦遭遇一点小压力或者情绪低落时,内心就会有一个声音:
没事就犯一次,抽一口或者一支……
小毒虫得到一点喂养,就变成了哥斯拉反过来吞噬你,被再一次地打回原形。前功尽弃,如此反复,「瘾」摧毁的就不只是健康,还有你的心理意志。
如果吸完一支烟马上得癌症,没有人会去吸的,直到恶果发生以后也只能"来不及了"。一旦把事情放在长期的维度上,人们就习惯于开始自我欺骗。引入长期概念,比如尼古丁等于毒品,比如知识等于金钱。
人在情绪低落时意识会变狭窄,如果「瘾」这时候出现,会有想再犯的冲动也会很痛苦。平和地接纳这些想法和当下痛苦的状态,只要确保不产生行为,就可以让戒瘾这一过程在大脑内"自然"完成。
以上还是那句话: 有了清晰认知之后,百分之百地坚持、不留一点口子。
这下我要带着自己的"武器",快乐地去克服学习过程中控制不住玩游戏的坏习惯了(严肃脸)……
PS: 下次遇到你心里的"小毒虫",是要把它变成哥斯拉,还是饿到死翘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