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学毕业离校,整理宿舍,将四年来‘淘’的乱七八糟的书整理、打包寄回家。爸妈不解的问:“这些书为什么不直接卖掉,这么重,大老远折腾回来干嘛”。是啊,整理、打包、投递,不仅费力,而且费钱。毕竟我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课本、教材只卖了二十块....二十块,用来付这次邮费都不够。
看着满满的一箱书,脑子里开始思考“我怎么会走上阅读这条不归路”,想来想去,终于确定了“罪魁祸首”--就是那位正在“愤愤”帮我收拾书桌的母亲大人。或许她也正奇怪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看书,但是她大概永远也想不到,正是她帮我埋下了这颗种子。
“如果当时我妈教我的是算数,而不是识字,那么我是不是就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尤其在读了《刻意练习》之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我妈在我幼儿园之前就开始教我识字了,虽然学前教育在现在很常见,但在那时候,应该还是很超前的。在家,我配合母亲汉字的教育,其余时间“小鱼穿大串”,跟着大孩子疯。到了上学年龄,死活不去,最后被我爷爷揪着耳朵、踢着屁股带去学校的,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只是记不得疼痛了。就这样,母亲在小时候帮我打了个辅助。
到了初中,那时候正流行《坏蛋是怎样炼成的》,看看厚厚的一本加上密密麻麻的汉字,我却一点兴趣也没有。相反,我更喜欢看《意林》和《读者》这样的短篇文章。除了这两个来源外,语文的配套练习册和试卷也给了我大量诱惑。我会翻练习册去找那些有意思的文章,有时候一篇文章会看好多遍。至于试卷,考试时我会先翻到阅读理解那里,看看这次是个怎样的故事。读完后,再回到前面做题。
总体来说,我中学时代的阅读是零零散散,没有什么套路,更没有什么体系,只是喜欢罢了,喜欢什么看什么。不过那时候读各种故事,懵懵懂懂的意识到“智慧”要比“聪明”内涵深刻的多,于是,暗暗地想“要成为一个智慧的人”。所以当同学们焦急面对成绩、高考这些事情时,我却看开了......
到了大学,大量的时间和图书馆的书籍为我的阅读提供了“温床”。大一的时候,也在社团中折腾过,不过只要我参加的社团,最后都“倒闭”了,前前后后一共四个。从那时候,我觉得我不应该再去“祸害人”了,“或许老天通过这种方式让我老老实实地书”。于是,在大学以后的日子里,除了学习专业课外,其他时间都拿来读书了。下面截图是我对所读书籍的总结,想看完整版点这里
大学里的阅读刚开始很杂,但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主线--文学小说(我喜欢称为“文学小说”而不是“小说”,是想与网络小说等“速食主义”区分开来),并且在文学小说中,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类型。从时间维度来说,我喜欢发生在清末、民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内的故事,从地域维度来说,我喜欢陕西、山西等西北地区。像《白鹿原》、《陆犯焉识》、《第九个寡妇》、《平凡的世界》、《活着》 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更能给我以画面感和生命力,有些生活没有体验过却已经经历了,有些不理解的事和人也慢慢学会接纳了。
大学的阅读始终我坚持“无用”的原则,因为我觉得大学应该保持它的纯洁,并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当看到一些成功学的书籍和听到“要会来事,能喝酒”的“良言”时只能选择默默避开。在阅读的天马行空中,我也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三观”:“不要伤害别人;不要欺骗别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去的点滴能够与未来串联起来--无论是胆识、人生、命运、还是因果报应,所以要多经历,做一些无用的事;做有趣的人”。
关于读书的意义,看过这么一段:”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我想,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大学之前包括大学的阅读,我概括为“感性的阅读”。感性的阅读帮我确立了“三观”,让我明确了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而理性阅读则是方法论,会让我更快更好地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理性阅读也是我现在正在进行的。
理性阅读讲究系统、深入、成体系,并且要构建起知识节构体系。我自己理性阅读的一个计划:高效学习、自我管理、心理学、大脑科学;拿高效学习来说,高效学习方面比较好的书籍都要通读,并将其内化,来指导、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理性阅读我也是刚刚开始,正在摸索之中。
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没有人教我应该读哪些,不应该读那些,应该怎么读等等。而我只是读,只要读就好了。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经历。
** 愿我的文字会带给你一些温度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