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三本书,疯狂的“洗脑”式刷新了自己的认知观。最大的感悟就是自己对待时间的态度和方式,不管你做与不做,时间都在匆匆的流逝,不在乎你的感受,也不接受你的挽留。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用更科学的工作学习方法,来合理的分配这24小时来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做一个懂得享受时间、感恩时间的人。
“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时间不可能被管理,我们只能管理自己。这无疑刷新了我对时间的认识。
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时间就像一张网,网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曾经有人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每个人拥有的、最重要的、却常被忽视的宝贵财富?”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大脑第一反应就是:时间。但后面给出的答案让人豁然开朗——注意力。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赚;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拥有的,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资源。
在前往目标的道路上,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并不断践行:
它让我知道自己的精力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最重要最在乎的20%事情上,比如说亲友的联系,自己喜欢的能力的提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学习。
它也让我舍弃了很多不必要的交际关系和学习内容,比如不再苦求道不同的人的认可,不去学习形式化地讨好。
它让我更有精力去管理好自己,比如身体健康管理,学习管理和财务管理,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自己身上。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正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道功成! 我们经常会忽视大道至简,原因无非有三个:1、这些道理听起来太过寻常,老生常谈毫无新意;2、这些到理想是废话,不说也知道;3、这些道理不展开理解不了,光听又没用,而我们有意无意苦心寻找这些捷径的时候,却总发现他还在那里静静地发挥作用。
比如,现在看到宝宝不乖就会教育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当我给他读睡前故事,读到弟子规时“首孝悌,次谨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们穷尽方法想去表达的时候,却发现古人早已给父母们总结好了,早点灌输就好了。而现代的父母,到处给孩子报学习班、英语班,却忽视了我们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但要完全按照自己明白的道理要求去行动则很难。马云也曾说过这样一句“晚上想想千条路,白天起来走老路”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或者借口,道理我都懂,可要真正按照此去做却不容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自己很多方面不满意,想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能力,却因为惧怕麻烦或贪图安逸而放任懒惰,任时间就此拖延下去。其实这样会比不知道什么道理更让自己烦恼乃至痛苦。
学了这么多天,每天输出打卡,21天的文案,把大家的汇总在一起,就是一个超级高效的头脑风暴课。现在道理摆出来了,贵在实地践行,只有将好的方法加以运用,才会有好的结果。
践行的症结就在于自律,我想这21天以来,也有部分朋友会觉得无聊,想放弃,但又看到所有的学友都在积极打卡的时候,碍于面子也好,给自己鼓劲也罢,总算可以坚持下来。而如果学习结束了呢,能否像没人监督一样,依旧保持读书写作的习惯,还是给自己偷懒放假呢。这需要强大的自制力,真正的强者不在于外人怎么评价,而是在于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怎么做。
最后答谢一下读书营的所有工作人员,感谢给我提供这次读写结合的训练体会。写作不光可以记录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让成长本身有迹可循。
来!让我们一起定一下下个月的践行清单吧!
1.每周读一本书。
2.每天坚持晨跑。
3.学会说"不",减少不必要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