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金刚智慧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业力伙伴,那业力伙伴是什么?可能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我找到了业力伙伴。但更细微的一点业力伙伴是什么?其实是另外一个跟你有同样目标的人。也就是说他不需要知道你是找他当业力伙伴,不需要跟他解释这个概念,只要他跟你有同样的目的,经历着同样的事情,遇到一些困难。这个业力伙伴的解释比较简单,就是跟我们有类似目标或需求的人,你去帮他。这种方式不需要告诉他,可以给他分享一些工作上的资源,请他到咖啡厅喝一杯咖啡,帮他解决事业上的问题。你不一定要告诉他你是他的业力伙伴或他是你的业力伙伴。
这种不告诉别人,想要帮助别人的方式,反而会让我们得动机更加纯净,也不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压力和负担。
当然,我们为了分享和鼓励他人,动机更高,我们可以“高调”地告诉他人,只要我们的动机较高。动机越单纯利他,不求回报,不求名声等等,我们能够保持这种利他的动机,我们可以“高调”地去分享。
但我们为什么找不到业力伙伴呢?
按照种子法则的理解,如果我们在某方面遇到的问题,那我们这方面的种子是有问题。同时,会创造周遭这方面的人物、环境、事物,也就包括我们身边的人。
譬如一个有抑郁情绪的人,他也更容易遇到这样情绪抑郁的人。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到业力伙伴,看不到业力伙伴。我们在没有学习种子智慧之前,很多时候,我们会把重心或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我们大部分的精力会放在我与我的东西的上面的。比如我们一早起床,忙着给我们的家人准备营养早餐,餐后水果,给谁为早餐,为我的谁等等,我们不可能跑到邻居家去做这些,因为这是我们的常态。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业力伙伴,只是我们没有关注他们。
所以,格西老师建议我们:“不要再跟我说找不到业力伙伴,给自己一个礼拜的时间,睁开你的双眼仔细看看自己身边的人,你不会只找到一个业力伙伴,而是一‘沓’业力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