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玩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特别是对学龄前的孩子——大多数的家长都认同这个观念。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游戏对孩子才是真正的好游戏呢,是只要孩子愿意玩就好吗?大人要不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呢,如果参与的话,又该如何参与才好呢?
《游戏力》一书中讲到:
“好的游戏具有这些特性:灵活机动,富有创意和想象,趣味性,包容性和团队性,可操作,能适应不同情况。
为了完成这些好游戏,孩子需要成人做的是:保证安全,能激发创意的环境,孩子可以随时回来放松的大本营,游戏和艺术的材料,在孩子能力达不到时提供有效的支持。
容易发生问题或者说不太好的游戏:枯燥和过多的重复,难度过高,攻击性和破坏性强,具有排他性。
大人参与孩子的游戏需要放下身段。
放下身段有两重含义,意思说大人必须俯下身子,坐在地板上才能和孩子真正玩在一块儿。第二种含义,这是指大人的在心态上要降下来,要跟随孩子,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放下身段还意味着要加入一些以前我们压根就不认可的游戏。
有时候孩子喜欢玩一些有暴力倾向的游戏(当然往往这种游戏并不会造成实际的伤害,只是有暴力倾向而已,比如要把手里玩偶的头砍下来,或者把它们从楼梯上摔下去等等),那大人最好也是先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而且是充满热情的加入。
此时如果大人横加斥责,那只能加重孩子的孤独感。孩子需要首先得到认可,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热情,才能摆脱他们目前的困境。
因此即使大人的目标是让孩子停止这种暴力游戏,但唯一有效的办法也是先和他玩一阵,在这个过程中,他才有时间尝试新游戏,并且才有机会以新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攻击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