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初中的时候,和朋友装模作样嗲嗲的说话,隔壁来了个同学,开玩笑地说:“你这声音可以去配音了!”
我笑了笑,装作不在意,但心里却记下“配音”二字。回去搜索,原来是给动漫、影视剧等配音。
当下觉得好像挺好玩,可能以后可以试试。
高中,又一个朋友推荐了一个配音app,说想听我配音,我笑笑拒绝了。不过回去倒把软件给下载了,试录了一下,感觉挺难的,再次作罢。
曾经尝试过加入配音社团,结果一句“普通话不标准”就被拒绝了。当时想过好好提升普通话,但最后只是想想。
其实,那时候的我没有意识到有两个“我”,一个负责输入,另一个负责输出。各种朋友的鼓励和别人的意见都输入到我的大脑当中,却没有输出,于是这件事便没了结果。
而加入行动营,倒是把我这陈年梦想给倒腾出来了——每天的晨读感悟的录音,以及行动营结束后的打字录音。
一开始,自己还觉得应该录的还行吧,但看了《声临其境》这部综艺,我才发现自己还远着呢!每个配音演员都有好几把不同的嗓子,而对情节的拿捏程度更是要好好把握,全身心投入。而昨晚听了一篇文章诵读才发现朗读是需要有感情地读,而不是平淡无趣地读。
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不妨拿自己的作品和名人的作品进行比较。虽然落差可能会很大,但通过对比后可以发现更多进步空间。
学会平衡“输入”和“输出”,输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并不时和名人作品进行对比来“打击”自己,如此一来,“梦想”,便不再是“梦”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