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是一本预测未来的书。作者凯文.凯利基于对当前的洞察而得出未来趋势的判断。目录分为12章,每章代表一个未来世界的特征。分别是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身处其中的我们往往后知后觉。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从繁芜之中淬炼轨迹,将人们视角拉至五维,俯看着这个世界的昨日、今日和未来。
形成 Becoming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所有的事物都在缓慢的分崩离析。作者近来感悟: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生命的本质,似乎主要是维持。
新科技所需要的维护量是惊人的,即使是比特。持续不断的升级对科技系统来说至关重要。这一过程就是“形成”。但身处其中的我们我们将这场进化视为平常现象。
e.g: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系统会有自动升级功能,每次的更新动作很小,但是迭代的速率很高,持续不断并呈加速趋势。
“形成“的世界意味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不断重复。我们在新科技面前是菜鸟,并且一直会是菜鸟。
e.g:它给我们带来了不愉快但也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才将人类动物区开来。我们正是这样从远古走来,并将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为了发展,我们必须要适应这种不适感。
乌托邦中没有问题可烦恼,但乌托邦也因此没有机遇存在。乌托邦的世界都存在使其自我崩溃的严重瑕疵,因此不可能真正实现。反乌托邦也不可能一直持续。灾难越剧烈,反乌托邦就消失的越迅速。反乌托邦会看上去更有秩序。大强盗会让小强盗的数量和混乱程度保持在最低限度。
e.g:再乱世中,个别不法分子会被黑社会所取代,而黑社会会被有组织的犯罪和武装取代,最后形成腐败政府。
我们的归宿是“进托邦”。“进托邦”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状态,是一种进程。这种微小的进步既不引人瞩目,也不鼓舞人心,极易被我们忽略,因为进托邦在产生新利益的同时。也在制造几乎同样多的新麻烦。进托邦难以被察觉,因为它是一种“形成”。“进托邦”本身就在变化成为别的东西。
今天的人们对创新的负面很敏感,甚至对未来心生恐惧(看看我们的科幻小说就知道)。而有些人相信着“奇点理论”,他们对未来盲目(我原来也是其中一份子)。作者告诉我们,另一种选择是拥抱未来和未来的“形成”。
变化是一种能自我掩盖的动作,常常会在我们回顾过去时才显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倾向于从旧事物的框架中来观察新事物。我们当下对未来的展望,实际上会曲解新的事物,好让它适应我们已知的事物。人们习惯将未知的转换为已知的去理解。
e.g:最早拍出来的电影想戏剧表演一样,最早的虚拟现实又制作的像电影。
未来是什么样子?是一个流动体。作者告诉我们新的形式将会是旧的事物的融合,这种融合与旧有的那些远远不同。通过努力和想象,我们可以学习更加清晰地辨识前方,不再盲目。
作者回顾网络渐进的历史:网络在开始被很多人低估。原因:1、操作枯燥。 2、作为平台来讲,内容的生产代价昂贵。没有哪个大的行业可以足以运营这些内容。盈利模式不清。而且人们担忧网络上所有的东西的从属和运营成为私有。这是一种对商业化的恐惧。
e.g:在1991年之前,在互联网上开商业公司被视作不能接受的运作方式,是被严格禁止的。互联网没有电商,没有广告。在NSF眼中,投资设立互联网的目的是研究,而非商业。当时的规定禁止将互联网“大范围用于私有事物和个人事物”。
从根本来说,当时的社会主流还未能接受也未能遇见网络所代表的未来新的社会关系特征。早在1945年,计算机先锋万尼瓦尔.布什为网络的核心理念——超链接页面列出了大纲。1965年,自由思想家泰德.尼尔森将这个概念变为现实。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一种全新的参与方式。这种参与方式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建立在分享基础上的新兴文化。通过超链接所实现的“分享”方式,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这种思想一部分来自人类,一部分来自机器,前所未有,举世罕见。
在线世界的内容大部分是由用户制造(非商业形式占60%)。数字时代,人们即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参与行为所产生的责任、激情是用户源源不断生产内容的动力。
e.g:内容包含:用户对购买的商品写评论;用户写博文、上传分享自制短片;录制免费教学视频;撰写维基百科全书等。
作者对未来的展望:未来30年中,超链接的触手会不断延伸。1、延伸进比特虚拟维度。2、延伸进实体物理维度。3.延伸进连接昨日与未来的时间维度。网络越来越像是一种存在。它渗透到我们的存在之中,融为一体。到2050年,我们会把网络理解成一种场景。
有句话是这样讲:种好一棵树的最好时间只有两个,一个是二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站在今天回头看,发现当时网络充满了太多的机遇。而设想一个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也同样觉得潜在的机会遍地都是。所以,要做什么一切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