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到过去多远,
就能看得到未来多远
——丘吉尔
近些日子来,生活颇不顺心,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学着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这也可能和我嘴笨不会说话有关。
因为嘴笨.不会说话,曾也尝自卑过一段时间,而那段时间,也多和父母有关,常常因为这个原因也会和父母吵架,但俗话说,“母子没有隔夜仇”,也在我身上得到体现。青春期的我与更年期的父母共处,也难免会有些冲突,势必也是命中注定。正是因为如此,也常常会自责,内疚于不该和爸妈吵架.在于明知爸妈不容易还惹他们生气……或许是经历的事儿多了,便萌生出一个折中的法子,便是少言慎语,但是这样,矛盾又会出现。
而这矛盾在于爸妈对我的期望与我这样做的原本目的背道而驰。
我出生在大山里,属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爸妈也和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们走过的路.过得桥.吃过的盐告诉他们,出门在外,关键是靠的一张嘴,但不是满嘴跑火车的那种.其一言一行要继承代代农民所秉持的“朴实”,在他们眼中,“朴实”是个组合词,正如大海.蓝天那样包含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世.待人尚物应有的态度与品格,他们常常对我说:踏踏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朴素.勤劳.诚实.信用等赞美之词似乎都可以包含,有点像马克思主义中的物质概念,高度概括但又不失严谨。我爸妈在乡里的评价不错,大概是因为他们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有理走天下,做人做事都要讲究一个“理”字儿,这便是会说的底儿。
其实,有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够冷静,三岁小孩口口相传的“人之初.性本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又何尝不是治世良言,试问,有谁不懂呢?谁都懂,但又试问,会用么?“纸上谈兵”的典故是一个切切实实的教训,这也是陶知行先生为何将名字改为陶行知的原因:行知,先行后知,做了,你才会懂。
冷静,似乎有点儿理性的意思,但并不等于理性。冷静只是个状态,但这状态,却是理性的门槛,迈不过去便是槛,迈过去才是门……回想与父母的几次争吵,便不难发现,都是自己太过傲娇.头脑发热不够冷静。若有理,冷静下来,与他们细说又怎会有戏剧性的争吵?若不占理,冷静下来,便不会带来只会给自己心里徒增一些不愉快。有理且冷静,便是大智,无理且不冷静,便是大愚,扪心自问,你是否在理,然而,你又是否冷静过了吗?
正如《菜根谭》中所写: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
还望以后的自己能够冷静,看窗外云展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