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日子奔跑着,转眼,我已年过40了。
人生就这样,长长短短,过着过着,就长大了,过着过着,就老了。看着孩子们渐渐成长,甚至当年抱在怀里的小婴儿,如今也去上大学了,那一瞬间,才知道生命的飞快,快到超乎想像。
20岁的自己,为很多事情多愁善感,甚至,看着一个乞讨者,衣衫褴褛不堪地走近,都要心揪着痛一会儿,想像着在他卑微的身驱中,所藏着的那颗破碎的心,这日子要怎么过?40岁时,再遇同样的场景,方知,那是一种无奈,也或许是一种坦然,兴许那乞丐乐在其中,而非怀揣着伤痕累累。
20岁到40岁的跨度竟可以如此之大。20岁不淡定的事情,到40岁,已全然放下。成长,意味着得到,也更意味着失去。得到的是心境,失去的是真实、纯粹,还有热情。
在20岁可以谈一场惊天地的恋爱,什么钱啊、貌啊、事业,都不用考虑,爱情至上;而到40岁,似乎没有真正的爱情,所有的爱情都是有世俗的基础,反复衡量与斟酌,甚至到宁愿错失机会,也不愿意不理性的得到,所以为何齐天大剩越发的多,道理亦然吧。剩男剩女的社会现象,哪里还需要费力地用社会心理学来解释?
20岁,懵懂的眼睛看世界,单纯的开心或难过;40岁,世故而不再明亮的眼睛还要加上放大镜,扒开了细节,生怕有风险存在,在世故中,开心算什么?不受伤才是王道。而曾经20岁时的伤,不想再去经历,即使40岁的成熟可以足够负担起这些伤,而为什么让自己难过呢?开心可以不多,而难过也更要避免,忠于内心,是胜过一切的。
但真的是忠于内心了吗?真是活到自我个性的极致了吗?我不止一次问自己这个问题,幸运的是,于我,至少在大部分的事情上,活出自我的个性了,这是一种很安全也很心定的感觉。而许多人,未必。因为有太多的事情,牵绊着,让做回自己成为一种奢望,毕竟人到中年,江湖中,身不由己。
所以,所谓越来越好,是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活,活到自己舒服的状态,当然前提是在上帝的旨意中和社会的道德准则中,在貌似的市侩中却仍保有那份年少时的真实甚至是单纯,这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也许不容易,却是一条要前行的路。常常在现在的我所站的这个里程之处回望当初的自己,无论是10岁、20岁、还是30岁,回望着那个层单纯可爱的小女生,心中总是无限的感恩,感恩上帝让我越来越好,越来越纯粹,越来越完整,也越来越美丽,由心而发的美丽。感恩一切,在这个主日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