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走亲戚,小明认识了很多亲戚家里的小孩,每个孩子她都能跟她玩到一起,无论是比她大的,还是比她小的;她都像表哥一样问他们长大后的理想,有的说想和父母一样当农民很好,也有像表哥一样的,想考上大学,走出这农村,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而足,总之都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想法,也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到底哪个生活方式是自己的呢?小明每天都思考着。最后得出个简单的结论:将来的生活还是要自己过,就像父母这样,他们的现在不就是之前他们的愿望吗?表哥想当老师,将来肯定是老师,表哥和他的老师都这样讲了;若我也想当老师,将来是不是也是老师?若我也想考大学,是不是将来也能考上大学?小明自己在心里推演着,好像看到的希望……
没到小明家吃年猪肉的亲戚,爸爸和小明都一一送去了年猪肉,虽然每家不多,但是都能感受到要过年了的味道,感觉到今年丰收的喜悦。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小明辍学在家已半年了,很多小学生准备着期末考试,考完了就要放寒假了,也都期盼着过年了,小明感觉当农民的日子也太快了一点,播种的麦子也才长出嫩芽,只有种的蔬菜比较快,2个月就可以吃了;读书一年也没有什么收获,每次只是考个分数回家告诉父母,而这些分数也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肉吃,考的高与低好像也没有多少关系。但是自从与表哥交流后知道读书能考大学,就对读书的感觉不一样了,知道小学学好就能考上初中,读完初中再考高中,读完高中就能考大学了,那时就能成为“天之骄子”,成为“知识分子”,就能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能成为人人羡慕的榜样。可惜今年我无缘考试了,是不是今后也无缘读书了,小明每天都从兴奋到失落,又从失落中看到希望,又从希望中看到希望的破灭然后再燃气希望……
年关就这样来了,小明的姐姐弟弟妹妹也都放寒假了,他们都拿回来了自己的考试成绩回来,姐姐读初一考了80多分,弟弟三年级90多分,妹妹小学一年级,考了双百分。爸爸妈妈看了他们的成绩都非常高兴,给小明讲,你若继续读书下学期跟你弟弟一个班,也能考出好成绩的,你看我们家的孩子都不笨嘛。小明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想想若我也读书大概也能考85分左右,若读三年级,那我也能考双百分呢,那也说不定。小明心里默默的想着,对继续上学有了一点点的向往。
又到了走亲戚拜年的时候了,小明姐妹四人和父母过完年就约好到小明的四个舅舅家依次走人户做客,他们都穿着父母准备好的新衣服,新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路浩浩荡荡的向亲戚家走去,好不热闹,他们一路走来,沿路的行人都很羡慕,也都很开心,看的出来都是去走亲戚的,都有说有笑,也都背着满满的礼物送亲戚,一般都会准备糖果,罐头,白酒等。小明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背了两背篼呢,4个小孩都是打着空手,路程遥远,大人都要走2个小时,带着4个小孩大约需要3个小时才能到,为了走路不枯燥,四个小孩轮流唱着歌,其余的都打着拍子,歌唱完了,父母就给他们讲民间传说故事《老熊家婆》,《万事不求人的巧媳妇》,《老虎娃娃》等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