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24《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

采铜

我还有一个朋友,她曾就一个育儿问题向我求助。她说,她22个月大的孩子喜欢吮手指,以前孩子还小的时候,她觉得没什么,现在孩子快两周岁了还没改掉,她便有点焦虑了。我立即在网上查资料,想看看22个月大的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但马上我又觉察到这并没有必要。谁能规定一个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啊?为什么要去找理论依据来管孩子是不是吮手指呢?重要的应该是,首先去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吮手指,注意,是这个孩子,而不是其他孩子。

也许这个孩子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他在家里是否感到了某些焦虑和不安呢?这就需要我的这个朋友细心观察,去揣摩他的一举一动。理解这个孩子,把他当作一个独立和自主的个体,去理解他,我想这就是心理学。

可是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当她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这个问题咨询医生时,某位医生给的建议竟然是:“在孩子的手指头上涂上:1)黄连水,或者2)辣椒水。”天哪,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两岁的孩子,只是为了让他变得“正常”?

所以到底什么是心理学?我曾经以为我理解了它,后来又迷惑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是要理解人的。可是理解人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把人作为一个物种去理解,把人作为一个群体去理解,以及把人作为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去理解。这些都需要,都不可或缺。而就我的私心来说,似乎最后一种理解是最迫切需要的。理解每一个独特的人,这首先不是一种技法,而是一种精神。我能不能这么说:心理学首先是一种精神,其次是一种方法,最后才是各种具体的知识。我们不能倒过来,只了解了各种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努力理解人的这样一种精神。

更进一步思考,如果把我们所知的一切倒空,我们还能理解这个世界吗?可就算是我们什么都没倒,就能理解这个世界了吗?要知道,未知总是比已知要多。如果守住我们的已知,便是通过一个已知的框架去看世界;而如果把框架扔掉,是不是看到的世界会更大呢?

但是这又不尽然,框架提供的是一个观察的角度。扔掉框架固然也能看,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又会拿起另一个框架去看。完全不用框架似乎是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大多是常识的框架,个人经验的框架,而一个训练有素的专家更喜欢用所属领域的专业框架。可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框架可用呢,我们眼前的世界会怎样?想想看,不同的框架,拿起又放下,就像更换了五花八门的太阳镜一样,每一次更换都改变了世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到了色彩背后的成因。

一个实物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颜色,是因为表面微观构造和分子成分的不同,使得不同的色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正如我们观察一个人,他喜欢做什么,喜欢说什么话,背后总有原因,于是我们可以调动同理心,去体察他内心的感受,尝试去理解他,这便是心理学的框架起到的作用。

01 视角 掌握观察之道

“观察”与简单的“看”不同的是,“观察”意味着切换不同的视角去看同一件东西。不同的视角能看到不同的信息,多元的视角就意味着多元的启发。多视角切换的能力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甚至大家还没有培养起这样的意识。对于成年人来说,观看事物的方式是固定的,这样做最简单、最省力,符合头脑中预设的“省力原则”。除非,有陌生的东西出现,我们的好奇心才可能重新被激发起来。

信息应多方合拢,人事须考虑周全

所谓“读物”的方法,跟“读书”也是一样。选择不同的视角,然后一个一个去看、去分析,最后把所了解到的一切都聚拢在一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但是“读物”这件事也有其独特的价值,那就是它更加地接近思考和行动的终点。因为一个器物的功能是“用”,而书本的功能是“读”。也就是说,一个器物的构成要素,是为了“用”而组合到一起的,因而研究透了一个器物,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也就意味着你知道了当什么样的知识组合在一起时,能实现某种特定的功用,也就是说,一件器物本身就提供了关于如何“学以致用”的一组答案。通过读物,我们就能知道知识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以实现某个现实的目的。

比如刚才我们把铅笔拆出来了读,铅笔的背后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的知识,又与设计、审美、创意等相关联,如果单独去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碎片,我们可以通过看书,通过网络搜索来实现,但是这些都只是碎片而已,我们很难独立地把不同学科的东西整合在一起。但是通过“铅笔”这个桥梁,我们能实现多学科知识的“小范围”融合。

刻板印象本质上就是拿一种固定的视角去看人,得到的结果当然是偏颇的。如果你看人的方式是偏颇的,那么就会带来沟通上的误会,甚至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争端不就是误解造成的吗?如果你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个人,偏见和误解就会减少很多。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头脑里会自动形成某个理解问题的角度。如果这个角度正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那当然很好;但是如果解决不了,那就说明需要换个角度来寻求突破了。但现实往往是,原来的角度会成为思维定式,把我们的思路给禁锢住了,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所以一个解决难题的高手,往往能够灵活地变换看待问题的视角,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多视角看问题的能力,才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什么是知识

我们一直以为写在书上的才叫知识。错了!

我们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乃至读到本科、硕士,结果发现,如果你不是继续做科研,那么学到的大多数理论知识,能够派上用场的机会是不多的。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简单来讲,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学吗?当然需要。但是,理论知识对于能否做成一件事来说,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还需其他知识的配合才行。

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描述性(descriptive)”知识,还有一类叫“规定性(prescriptive)”知识。描述性的知识指的就是描述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识,比如物理和化学知识描述了物质的内在属性,就属于这类知识。而规定性的知识指的是要实现某种规定或者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比如要想做出特别好吃的剁椒鱼头,应该有一些特别的技法或者用料上的讲究,这些就属于规定性知识。

把一件事情做好,需要描述性知识,也需要规定性知识。切记,只有描述性知识是不够的。就算你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难道就能以此推演出制作上等剁椒鱼头的方案吗?我猜是不能的。尽管烹饪本身是可以还原为一系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但是具体怎么做,这背后的一系列操作是无法靠推导得出的。而对于经验丰富的厨师来说,他就知道怎样做。

那么一个大厨的头脑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知识呢?简单来说,大厨拥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体系。比如他一定得懂食材,至少一两百种常用食材的习性总归得了解吧,有些大厨还很在意食材的产地,必须要去最佳产地找相应的食材;再比如他得懂刀,懂什么样的刀适合切割什么样的食材,也许每个大厨都有一套自己专用的刀具,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发挥上乘功力;同时大厨恐怕还要懂点热力学,他得分析什么样的锅有什么样的传热特点,适合烹制什么样的食物;当然,他最好还具有相当的美学素养,懂得塑造食物的视觉美感,用第一印象征服挑剔的食客。当你把所有这些厨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罗列出来,你会发现它们就像一棵树一样,伸展开来,既繁且广。

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从理论性质的“第一性原理”出发,就能推导出现实世界种种可行的方法和路径,就像欧几里得从几条几何公理出发推导出了几何学的体系。我想,用这种方法,至少培养不出好厨师。因为现实世界是如此错综复杂,完全不同于抽象的数学,是不能仅靠演绎法得来的。现实世界更像一个大型的搭积木游戏,无数块积木一层层地堆垒,变成我们所见的一切。

这些文明中的模块,有些来自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这样的理论知识,有些来自各个实践领域无数次的试错和经验总结,有些来自发明家和设计师的极富创意的巧思。换句话说,这些知识的模块中,有些是描述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规定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显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隐藏知识的模块,只有兼收并蓄、配合使用,才能堪当大用。

打开洞察隐藏知识之眼

所以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他一方面要尽力多学习可见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多多探索不可见的知识。在任何一个领域或者知识体系之内,一定既包含了可见的知识,也包含了不可见的知识,你要学会如何在这个领域中发现,然后掌握这两类知识。可见知识的学习,可能难,也可能易,但不管难易,毕竟是有的放矢、有迹可循;而不可见的隐藏知识,与其说是去学习,不如说,要依靠自己来探索、来创造。

当你开始琢磨怎样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也许属于你的隐藏知识就开始萌芽了。

容易被忽略的“中间层”知识

我们可以把一个技术领域当成一棵大榕树。榕树的树根是这个领域的底层知识,这些知识通常是理论性的;榕树的树干是领域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知识,它们既以理论知识打底,又脱胎于现实需要;榕树的树冠非常巨大,这个树冠象征着领域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产出物,它们各有特色但是在本质上又具有相似性。

如果我们用层次的视角去看这棵树,那么也许,树根是一个层次,树干是一个层次,从树干分出来的粗壮树杈是一个层次,粗壮树杈分成的小树杈是一个层次,而繁茂的树叶则又是一个层次。

其中,居于中间区段的树干和树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层次,我们要么就是只盯着最底层、最基本的理论,要么就是盯着各种表层的现象去做文章;要么飘得太高,要么沉得太低。而恰恰是中间层次连接了理论和现实,告诉了我们行动的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备选方案,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所以在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发现系统中被忽略的中间层次,然后掌握它。

从熟悉的层次开始,向上向下延伸

“层次”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很重要的视角。通常情况下,我们之所以意识不到隐藏知识的存在,恰恰是因为我们留意到的层次太少了。所以,今后,在我们观察一个东西的时候,不妨多问自己一句:

“我看到的是它的哪一个层次?”

按照层次的不同,我们可以区分出系统(system)、子系统(subsystem)和超系统(super-system)。子系统是系统的一部分,而系统又是超系统的一部分。一辆汽车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它由很多个子系统组成,发动机就是汽车的一个子系统;而在一长列婚礼车队中,相对于其中的某一辆车而言,车队就是它所属的超系统。

但是层次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系统、子系统、超系统的界定也是相对而言的。发动机本身就可当作一个系统,然后组成这一发动机的各个模块就是它的子系统;而对于一列婚礼车队而言,它也可以看作整个婚礼排场的子系统。

层次思维的关键,不在于界定不同层次的名称,而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正如我在这本书里会反复强调的一点,人的思维是特别容易僵化的,因为人的本性都是在贪求心理或生理上的便利,一旦看待某件事的视角已经成形,那就没有动力去改变。正是思维的惰性造成了思维的僵化,无论是谁,在某些想法上,他都可能是顽固不化的。

所以,当我们能敏锐地看到一件事物拥有不同的层次时,我们便为打破思维僵化开了一个好头。特别是对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出于思维上的省力原则,我们总是会停在一个层次上去看,而不会到不同的层次上去看。

买衣服当然要照镜子,要判断“好看”还是“不好看”,这是在整体的层次上做观察。但是这还不够,往下一层也是很必要的。比如买夹克衫一定要检查拉链是否足够顺滑和坚固,因为拉链是夹克衫上最易损坏的部件,而且好的拉链跟差的拉链不论在材质还是做工上差别都特别大。所以如果你只顾一件衣服在整体层次上是不是好看,而没有检查它重要的子系统,那么很可能买了以后会后悔。当然,不仅往下一层看重要,往上一层去看也很重要。苹果的不同产品之间的连通性非常好,两台以上的苹果设备,便能构成一个相互协作的超系统。且不说云端iCloud的作用,就拿电视机顶盒Apple TV来说吧,如果现在你坐在家里的客厅,手里握着一个iPhone,面前是电视机和Apple TV,那么你在iPhone打开任意的视频或者照片,再点击一个AirPlay按钮,就可以直接在电视机的大屏幕上观看了。这种“投屏”功能,现在很多厂商都做了,但首创应该是苹果。

如果一个设备能参与到一个超系统中,发挥互相协作的功能,那么你购买它其实也购买了一部分超系统的价值。小米公司在智能家居上发力很多,推出了很多产品,而他们的思路也是构造一个相互协作的超系统。我家里的电饭煲是小米的,有趣的是这个电饭煲是可以连Wi-Fi的,于是我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来控制它,可以远程开启,可以设置预约,还能调整做饭的时长,只要在手机上拖动进度条就可以设置。而其他的小米家电也可以通过同一个App来控制。一个内置Wi-Fi模块的电饭煲跟一个没有Wi-Fi的传统电饭煲相比,它的优势就是能进入一个超系统,在这个超系统里工作。

所以如果能从不同的层次去看一件东西,在不同的层次之间转换,那么我们所得到的信息更全面,我们的判断会更明智,隐藏知识也更可能被注意到。高手的一个特征就是,他能比普通人看到更多的层次,并且在不同的层次之间穿梭。

重要的是找到“高频模块”

我们如何去关注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的“中间层次”。

高频模块往往在一个系统中处于中间层次,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们串联起位于底层的基础元素;另一方面,它们自身作为有用的模块参与更复杂组合的构建。

那么假如,你要在有限的时间下掌握一个新的领域,想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那么中间层次的高频模块便是需要你重点攻克的对象。想象一下,当你拿下了某个领域中的“加泰罗尼亚风味酱汁”,那就意味着有好多任务你快可以独立完成了。

这让我想起Nicole一次跟我聊英语学习。Nicole是我的一位书友,目前在杭州创业,专教小孩子学英文。她的主要教学方法是通过大量阅读和聆听英文原著,来训练孩子们的英文能力。她跟我说,我们国内现在主流的英语教育方法其实并不合理,就是从最底层的单词开始往上搭,单词不过是语言的碎片,大家一个劲地背很多单词,背出来了却不知道怎么用,他们没有能力把这些单词搭建起来,所以大多数人学了很多年,还是哑巴英语,不会说,为什么呢?搭不起来。

其实现在西方主流的语言学习方法,是从常用的组合单元入手,而不是从底下的碎片开始。具体的方法,一个就是大量的读和听,还有就是重点放在句法。例如,先教孩子一个简单的句子:

I love you,because you are beautiful.

当你把这个句子背出来以后,你就可以说很多句子了,因为你只要把原句中的某一个单词替换成别的单词就可以了。这种替换的可能性非常多,而且在替换的过程中,你也知道了你学的各种各样的单词可以怎么用了。

而在英语中,像这样的基本句型,其实也不会很多,因为更复杂的句型只不过是简单句型的叠加。你只要能稍微累积一些基本句型,不就会说英语、用英语了吗?

用知识的组合牵引对知识的学习

掌握了高频句型,也会大大降低使用英语的复杂度,因为语法和逻辑关系已经封装在这些句型里了。

读到这里,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受到一点启发。当我们把背单词作为学英语的基本步骤以后,其实我们第一步已经走错了路,高频句型才是更高效的学习对象。因为学句子,也不会耽误学单词,通过句子学单词,单词在上下文之中也更容易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知识本身,碎片化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如果你不知道碎片的知识怎样跟其他东西联结,那会有什么用呢?我们尚没有听说过通过通读《辞海》成为学问家的人。要知道,知识跟知识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和现实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和问题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如果知识不能和别的东西发生“化学反应”,那么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拿来背诵、用来考试。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联结不等同于简单的叠加,而在于联结之后产生的某种“协同效应”,也即1+1>2的效果。打个通俗的比方,在菜场里番茄跟鸡蛋放在一起只是“叠加”,把番茄跟鸡蛋炒在一起才叫“联结”。同时联结也不是“连接”,“连接”只是接上了,信息相互之间可以沟通了;而“联结”是要抱在一起,发生变化,构成一个个紧密协作的“联结件”。

所以我们学东西,是要学什么?学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跟别的东西联结起来的,孤零零的知识根本不用学,随便上网一搜就能搜到,维基百科上有无数词条,每天都在增加。可是知识的联结呢?是能随随便便就搜到的吗?

你可以想想自己知道的东西里面,有哪些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模块?而在这些模块中,又有哪些是高频模块?这才是你在学习过程中要思考的最核心的问题。

学会在系统中拣选模块

寻找某个领域中的高频模块,需要我们在领域中的不同层次间进行穿梭。穿梭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另一种是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就是从整体出发,从整个系统开始向下分解,分解成子系统,子系统再向下分,你便能把一些模块拆出来,其中经常出现的就是高频模块;自下而上的意思是从系统中最底层的基本元素出发,去思考这些元素可能有什么样的组合,可能形成什么样的模块。

那么哪一种方式更可行,更方便呢?我觉得是前者。

我不是说后一种方式不好,相反,这种方式很伟大,因为基本元素之间的组合,其可能的组合数量是非常大的,但这么多理论上可行的组合中,只有极少部分是真正有价值的组合。如果你能拼拼搭搭,正好找到一个能产生1+1>2效果的联结,那就相当于在搞发明创造了,很棒,很厉害。但是,太难了。我们一开始没必要做这么难的事。我们从简单的开始做起,我们去研究那些整体,那些已经成熟的、优秀的东西,然后把整体拆解,找出模块甚至高频模块,这就好办了。

自下而上的方式之所以难度高还有一个原因:创造出新联结往往是要基于实践的。没有大量的实践,没有大量的试错,是形不成高价值联结的。这些联结不可能由你天天待在房间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造出来。就像我前面写铅笔,为什么人们知道要用石墨跟黏土混在一起煅烧,因为实践的摸索;为什么笔芯外面要套上一个木制的外壳,也因为实践的摸索。

作为一个值得追求的长远目标,应该尝试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联结。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观摩、学习,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因为可拆解、可学习的模块太多了,这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就像棋手学棋要打谱,有上万个棋谱可研究。如果错过了这么庞大的学习资源,是不可能成为一流棋手的。

学习就是沉浸在大量范例中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我要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从整体去拆解出高频模块,应该怎么做?我觉得主要的步骤就两个:

让自己沉浸在大量的范例素材中;

通过跨层次的观察,在范例素材中寻找出重复的子结构。

为什么必须要这样做呢?因为所谓的“高频”“低频”,是一个统计值,如果你接触的东西,本身数量就不够,样本就很小,你怎么知道何为高频,何为低频呢?妄加揣测,很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领域,凡是能做到出类拔萃的大家,无不是看过了本领域大量的东西。这个量的积累是省不掉的。当阅历达到一定量级以后,有些人自然而然就摸索出了关键模块。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是有意为之的,也可能是一种直觉反应,或者潜意识层面的操作。

优化每一天的行动

但是说了这么多以后,千万也不要觉得,掌握了高频模块就万事大吉。要想彻底掌握一个系统,掌握系统中的基本元素,以及在整体层次上进行优化都是不可缺省的。只不过,高频模块可以是我们优先去把握住的一个抓手。

你可以先试着抓住它,然后呢,再试着向不同的层次去扩展。向下扩展,你可以去优化各个底层要素;向上扩展,你可以优化整体效果,在组合方式上做出调整。基本元素的提升能反过来提升模块的品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同时,向上扩展的话,你可以去想,核心模块能不能跟一些没有尝试过的模块相配合,变成一个更有卖点、更有市场的产品。

在系统中找到中间层次的高频模块是掌握一个领域的高效方法,如果把这个方法推而广之,对我们的生活能带来什么启发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启发是,我们可以革新自己日常行为中的高频模块。

组合 理解万物构造之法

一个人要学习一项技能,首先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这些动作是他做出更复杂动作的基础,它们是掌握一项技能必须要夯实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就像基本元件。基本元件的质量,基本功是不是扎实,也决定了掌握这项技能所能达到的最终水平。

这么看来,我们似乎可以把一个技能体系中的各个子技能归拢为两类:一类像技能中的“硬件”,另一类像技能中的“软件”,简单说,就是“硬技能”和“软技能”。

1.“硬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构成性”模块,属于体系中的基本组成要件,正如砖头之于房子;

2.“软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组织性”模块,主要负责调用和组合,正如房屋设计之于房子。

使用“硬件”和“软件”这两个词是拿计算机作类比。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硬盘、内存等硬件,同时也包括操作系统这样的软件。而其实,这种“硬件+软件”的架构具有普适性,只要是“传递信息的系统”,架构都与之类似。就拿生物来说吧,DNA承载着生物的信息,保证信息能够稳定传承和复制。DNA就像信息模板,指导着氨基酸组合成蛋白质,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蛋白质被制造出来,就形成了生命个体。在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硬件,基因是软件。两个角色紧密合作,创造了绚烂的生物世界。

当然,用硬件和软件来描述一个技能系统,毕竟只是一个类比。类比无法做到严格的界定,在一个技能系统中,有些子技能既有硬件特征,也有软件特征,也很正常。区分软硬,只是给我们多增加一个“视角”,去探查系统之中潜藏的结构罢了。

同时,正如我在上一章讲的,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系统是以模块组合的方式搭建起来的,技能体系也是这样。在一个技能领域中,无论是硬技能还是软技能,都可能是以模块的方式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同一个领域中跟硬技能相关的模块组成一个“硬件模块库”,跟软技能相关的模块组成一个“软件模块库”。

之所以要称为“库”,是因为现实世界本质上是非常多元的。仅有单个或几个模块的体系是非常少见的,多样化的体系才是主流。

建立模块化的工作系统

使用“模块库”的概念能让我们看清掌握一个技能体系所需要的“工程量”。特别是,如果你准备长期浸淫在一个领域,就需要做好建立庞大模块库的准备。因为在一个领域长期的工作,跟偶尔为之有着本质的不同。你需要在自己的模块库里存放的模块,可能不能只有几个、几十个,而是几百个、几千个。有了足够规模的模块库后,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就像机器猫总是能从口袋中拿出正好有用的玩意儿一样。

于是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公式:

模块化的工作系统={硬件模块库}×{软件模块库}

在你所从事的领域中,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组合运用,就是你在这个领域中所建立的工作系统。它对于各种行业、各种职业的情况应该都是适用的。

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中只建立起了硬件模块库,那么他很可能只能胜任一些初级的工作,作为“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来劳动,因为他没有把这些基本技能组合起来的能力。

纵然一个人掌握了一个领域中完整的硬件模块,他最多也只能以一种非常机械的方式来完成工作或者解决问题。他不知道如何灵活变通,如何应对变化的环境,更不会做出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说明,要想更往上一步,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软件模块。

限制 唤醒沉睡的创造力

一个受限制的东西

更加能告诉我们可以怎样去用它

在限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要想写一个故事,就从设计一个充满限制的场景开始。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应对的永远是稀松平常、很好打发的事,那么我们根本不必努力做啥,只有当障碍出现时,我们才会被刺痛,才会一跃而起,我们才会思考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从惯常的轨道中偏离出来。

自由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恰恰是限制,最有可能激发起我们的创造力,人与物的潜能在限制的刺激下方能迸发出来。

向死而生,激发新的可能性

经常有人会说,因为我没有钱,所以什么都做不了;有人会说,我的时间不够用,所以没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当这些限制统统解除以后,你确定自己真的知道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吗?也许此时,有无数个念头会冒出,有太多的愿望可以罗列,不过有很大的可能你还是会很困惑。是啊,如果有一天我变得无所不能,那么我还想要什么呢?

限制会让我们难受,但是恰恰是这种难受,会让我们思考,会让我们去想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限制,这些限制的意义又在哪里。

由限制而引发的麻烦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不论走到何处,都会遇到诸多限制。再放大了看,每一个人遇到的最大限制就是死亡。正是因为死亡不可避免,生命的活力才能被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才能被最大程度地唤醒,人才会拼尽全力活出精彩而不凡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向死而生”便是限制和创造之间关系的最好证明吧。

这就是限制能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好处:限制能激发新的可能性。

缩小选择范围,找到内在规则

限制的第二个好处,能缩小选择的范围。

如果没有限制,那么我们的很多选择会是“随机”的,因为我们根本无从评判什么样的选择是更好的,或者什么样的选择应该率先被尝试。而限制就扮演了“路标”的角色,它能指引我们走到一个能看到风景的地方。

所以,一个世界因其规则而有所限制,限制虽然减少了可能性的范围,但是这样才让事物变得真实而合理。

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学会思考事物的限制,能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在处理麻烦的事情时,可以试着问自己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这件事物的限制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限制的背后反映了哪些信息?

思考潜藏在限制背后的信息,这些信息也许就是应对问题的线索。这就是限制的第三大功能。

掂量一个东西所具有的特点,从正面看能看出其功用,从反面看能看出其限制,这是一块硬币的两面。而要彻底弄懂一个东西,从正面出发可以,从反面出发也可以,殊途同归。

思考限制的深层“意义”

可以把限制当作一种“排除法”来应用,在明确了限制以后,罗列出不符合限制的种种选项,把它们排除掉以后,剩下的选择一少,当然就容易找到正确的解答了。

解决问题的高手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识别和满足各种限制来加速解决问题的过程。

限制本身就是信息,同时也是线索。把限制当作线索来想,不仅能解决学术上的问题,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麻烦。

理解限制,打破惯性

激发创造、缩小范围、提供线索,这是限制的三个功能。由此可见,学会跟限制相处,学会利用好限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理解了限制的作用和意义,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更加清醒和完整,也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从容。

进化 洞悉变与不变的法则

在未来社会,人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他能否用不断变换的新方式来做好一件事

进化给我们的启示

在真正地理解了生物演化和文明演进的特点之后,我们便可以好好思考自己,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怎样的个人行动,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是更合理的呢?我归纳了下面这几点:

1. 不必一味地追逐新事物;

2. 仅了解“底层原理”是不够的;

3. 掌握再现真实世界的“语言”;

4. 力求精准;

5. 寻找自己的“生态位”。

我依次来解释一下这几个点:

1. 不必一味地追逐新事物

在这个时代,追逐新事物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每天都会有新的网络词汇一夜之间红遍全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冒出新的网红食品吸引吃货们蜂拥而至,爆红的App小应用也会接二连三地出现。

所以,进化论再加上理性的思考,是我们对付“新事物狂热症”的一针清醒剂。

2. 仅仅了解“底层原理”是不够的

科学理论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则解释。但是规则跟在其规则之下发生的事件又是两回事。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演变的一套规则,在这套规则之下,诞生了如此种类繁多的生物,光是甲壳虫就占掉了几万个物种。可是千万别搞错了,这些物种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说,只要有进化论的规则,就能够“设计”或者“推导”出这些物种。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尽管足球比赛的规则大致就这么一种,但是每一场足球比赛都是不同的,因为在同一规则之下会发生不同的事件。

演化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历史是无数个事件的次序叠加,因而无法简化成简单的原理。如果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那么让历史中任一个小事件发生改变,都可能造成历史的重新分岔。

而文明的发展演变也是这样。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出现,都离不开创造者的“巧思”,甚至要经过好几代人的接力工作后才能成型,而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根据底层原理就能“推导”出来。从一个现实事物出发去思考它的底层原理是可行的,但原理只是非常适用于事后的归纳和解释,而要单纯从底层原理出发去构建或者创造一个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以此来推论,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缺一不可。比如说,一个现代人必须懂一点物理学;同样的,他也需要对基本的机械有所了解;而最好,他还能动手做一些东西,比如修理自行车。没有比亲手修理自行车更快弄懂自行车的手法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就像胶水,帮助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粘在一起,形成更具操作性的认知模块。

传统的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是一种“共识”。我们以为,实践知识是次一等的知识,通过理论加以推导,就能自然而然地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导致了我们在实操中的历练,不论时间和机会,还是难度和多样性,都是不足的。很多人大学毕业后总感觉学校里的知识不知怎么应用,原因就在这里。在实践中学习,并不会忽略掉理论知识,相反,它更是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理论才是鲜活的,理论的力量才能被真正展示出来。这种展示是任何一场书面考试所不能企及的。

创造生物需要DNA这样的编码系统,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在人类的文明之中,其实也有为数不少的强大的编码系统,比如我们平时所操持的自然语言,不论是中文还是外文,本质上也都是编码系统。

自然语言能够再现具体的事物,也能表达抽象的含义,这便为人的思考创造了前提条件。语言是思考的基石,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知道“信任”这个词语,那么我们该怎样思考有关“信任”的议题呢?其实就没法思考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学家认为,我们智人这一物种之所以是仅有的发展出了智慧文明的物种,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创造了语言,是语言让我们最终从所有的物种中脱颖而出。而当语言被创造出来以后,它便能自我进化了。

什么意思呢?语言的进化与人类DNA的演化是脱钩的,它能自行独立地变化和扩展,因而它比生物的演化更快更迅疾。不断有新的词汇诞生于大众的日常使用之中,同时小说家、诗人等也在有意识地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这些都让语言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又反过来推动了人的大脑去思考更复杂、更深邃的东西。

但是自然语言所能表达的世界也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表达一些抽象的关系时,自然语言便捉襟见肘了。于是数学家创造了数学符号,也就是通过一套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世界中的抽象关系。

符号系统堪称人的“外脑”,是思维得以成百上千倍延展的杠杆。我们的工作记忆有多么贫弱,符号系统就有多么神奇的威力。数学是符号系统,我们书写的文字也是符号系统,化学分子式是符号系统,五线谱是符号系统,建筑设计图是符号系统,编程语言也是符号系统……符号系统中每一处符号间的组合都是思维的外化和凝结,人可以通过解码过程来再次激活它,放在工作记忆的“池子”里倒腾。

在几乎所有的领域,符号的发明和使用都大幅拓展了人思考的边界,提升了思考的效率,也让新的灵感成百上千倍地出现。一个尚没有建立符号系统的领域往往是原始和粗糙的,而一个没有掌握符号系统的个体也无法胜任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在面对专业领域的符号系统时,人的本能是畏惧和逃避,比如很多人一看到数学公式就头疼,也有科普作者为了照顾读者的这种心理,在作品中略去所有的公式。

但是公式本身所蕴含的简洁性、精确性和美感,在表达特定的数量关系时,是日常语言所无法媲美的。用日常语言啰唆半天才能解释的东西,却可以用一行公式来表达,何乐而不为呢?比如费马大定理、欧拉恒等式、质能方程等,就极为简单,又非常具有美感。

所以,一个人不应害怕符号系统,而是应该拥抱它。掌握一种“语言”,意味着能够超越自己的生物性,让自己在一个新的系统里高速地进化。

当然没有一种语言能表达这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就像DNA表达的只是生物的构造信息,但是记忆就无法通过DNA存储了。所以每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世界都是偏颇的,各有侧重。所以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有两个策略就非常重要:

策略一:在资源投入相近的情况下,首选当前社会中更重要、更普适的语言。

策略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

创造一个新事物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创造或者拓展一套能创造新事物的“语言”。有了这样一套“语言”以后,去做具体的创造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掌握两门不同的语言,再将两者进行嫁接和组合,便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任何的技能都是一连串可执行的步骤,程序也都是由可执行的步骤所组成。这些步骤被创造出来时需要理论的支持,但被执行时却并不需要。实际上,现代的商业世界就是由无数个类似这样的“傻瓜”流程组成的。如果说理论知识是这个世界的深层运行规则的话,那么各种可执行的操作序列就是现代社会的骨架。

“去专业化”:把理论引导至实践

“专业化”的重要我们都了解,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学业成就的标志之一就是专业化,当他掌握了某个领域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以后,他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而“去专业化”呢?是把“专业化”反过来,能把某一种理论知识“转译”成一套可执行的操作序列,那可能就意味着:

• 如果你是给自己用的,你能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和产出;

• 如果你雇佣一些人跟你一起使用这套流程,你可能就设计了一种服务;

• 如果你把这套流程固化在某一个工具里,那么你可能就创造了某种产品。

按照这种思路,我们试试把刚才的例子做进一步加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家餐厅把“合理”和“美观”作为服务员身型动作的考核标准,那么可以设计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清单,供每个服务员自查。

自查问题1:我的服务动作合理吗?

自查问题2:我的服务动作美观吗?

不要小看这两句话,它就是一个可执行的操作序列。

然后再假设,餐厅服务有入座、点单、上菜、巡台、收撤、买单这六大环节,那么就能把这六大环节跟上面的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出一套更细化的自查清单:

吸收与构造:通过范例自学的关键

学习这件事,通常涉及三方要素:学习者、老师以及学习材料。当一个人成年以后,自学的比重大大增加,老师的角色被淡化。当然如果有良师指点,学习效果当然会很好,但是良师是稀缺资源,并不是大多数人可以获得的。而如果真的没有良师,那么学习者就要思考,怎样自己来设计学习活动,怎样弥补缺少良师的遗憾。简单来讲,就是思考如何让“我”和学习材料更好地互动。

理想情况下,“我”和学习材料之间应该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是否存在着一种通用的方法,帮助学习者和学习材料来建立循环,不仅可以用来学外语,还能学习任意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呢?这个方法称为“范例循环模型”。

学习的第一步是挑选最好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去找这个领域里的大师级人物,把他们的作品作为首选的学习材料。大师之作就是你学习和模仿的范例。

然后你要做两件事,一是“吸收”,二是“构造”。“吸收”意味着你要真正地理解范例,体会出它的妙处,如果能看到深层的结构或规律是最好不过的。“构造”意味着你要输出,在理解范例的基础上创造出仿作。仿作有了以后,你就可以把仿作和范例相对比,这种对比能让你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和大师之间的差距。对比之后,你对范例的理解会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刻,也就是说,你能更好地“吸收”了,相应地,你的“构造”能力也会增强。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这个模型应该对大多数领域的学习都是适用的,其中书法的学习就非常符合这个模型。

然后,需要进行刻意练习,至少需要包含下面四个特征:

1. 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

2. 专注,全身心的投入;

3. 能获得及时的反馈;

4. 努力突破练习者的舒适区,寻求有难度的挑战。

如果你现在正在努力地提升自己,那么你可以把自己行动的方式用这四个标准来对照,看是不是符合。如果有不符合之处,那么你需要好好审视一下,看是否能改进现在的方法。

走稳能力的台阶,需循序渐进

基本功训练不可或缺

很多人还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依照范例来模仿是值得推崇的学习方式呢?难道不应该鼓励学习者自由发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吗?

事实是,自由发挥当然需要,但是这是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前提。没有基本功的自由发挥是胡来捣蛋,是没有意义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天才能越过规范性学习的阶段,直接进入自由的高级阶段,没有。当你的基本功打得足够扎实,当你已经从大师身上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以后,当然可以推陈出新,去发挥创造力。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须规规矩矩地学习,老老实实地去模仿,扎扎实实地去训练。

对大多数人来说,采用模仿式的学习,特别是以大师的作品为范本进行模仿式的学习,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里我必须重申向大师学习的重要性,一流高手和二三四流选手的差别是非常之大的,这不仅仅是“好”与“更好”的差别,而且是“对”跟“错”的差别。一个平常高手,之所以没有成为大师,往往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自己无法觉察的错误或者局限性,这些错误或局限性,作为新手是无法识别的。所以如果你只是跟二三四流的选手去学,而没有跟大师去学,实际上就是把这些人的错误和局限也一并学去了,且同时你很可能会毫无觉察,这是非常危险的。

从限制到自由,从新手到专家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德雷福斯技能习得模型,描绘了从新手(novice)到专家(expert)五个阶段的变化历程,简单讲可以概括为从限制到自由的转变。

对第五阶段“专家”层级的描述,“不再依赖规则、指引和准则工作”,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金庸小说中描绘的“无招胜有招”,一个顶级高手不用再遵循什么固定的招式,而是自由、流畅、因时因地地发挥就可以了。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对这个最高境界心驰神往而妄图一步登天,以为可以走捷径一下子就越过前面的阶段。要想登顶最后阶段,前面规则化的、模仿式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不然根基不稳,必定塌方。而要打下足够稳固的根基,就绝不能忘记本章反复谈及的主题:循环。通过循环,让自己进行高效能的学习,是最可行的通往巅峰的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