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 漫 人 生,苦 乐 相 随
学 会 了 执 着,却 学 不 会 放 下 。”
我们总是过分的执着着感情和金钱,觉得这些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安全感。
陈居士是我在一个新书发布会上认识的,我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就觉得她满怀心事,总是忧心忡忡的低着头,当我刚坐下时,她便走过来和我探讨了一阵佛学,之后就交换了微信。
刚开始她总会隔三差五的问一些佛学的问题,到后来我仿佛成了一个倾诉的地方。她给我诉说着和先生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作中的瓶颈期,我总是会告诉她要平静的去面对发生的一切,对于任何事情不要过于执着和冲动,但她也还是一次又一次的陷进去。
在生活在我们何尝不也是这样,或许早已千疮百孔,经历了坎坎坷坷,爱过许多人,追求着许多外在的事物,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短暂的,但依旧抵不过业力的推敲,而我们还是会被无始劫以来业力的牵引一次又一次的陷在执着带来的痛苦中,到最后,你我都疲惫得像位沧桑的老者。
当然在修行、学习、工作中我们也是可以有适当的执着,但是这里的执着指努力(精进),其实任何事情只要适当都会是一个优点。
对任何事情太执着的人,不仅会令自己受伤,也会使得他人遭受痛苦,过于执着的人,就像身处在牢狱中,没有丝毫自由可言,而铸成这些监狱的是自己对金钱、名利、爱欲的执着。帝洛巴尊者曾劝告那诺巴:“孩儿啊!不是显现在束缚你,而是执着在束缚你,所以放下执着吧!试想世间的许多事,就是这个道理!不要过于执着,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和忧伤,也就不会有痛苦。
我们可以拥有所有的一切,只要不去执着,但是不去执着,并不是不用负责任,佛经里经常会强调要学会放下,真正的放下不会使我们成为一个无情无义的人,相反是要我们去爱一切有情众生,而非局限在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东西上。
从前有一国王的女儿,国王十分溺爱她,一刻也不能离开,女儿要什么东西,国王会千方百计给她办到。
一天下着大雨,水积在庭院中。雨点打着积水,跳起许多水泡来。公主见了,心中喜爱。于是向父王要求说:“我要那水上泡,把它穿成花鬘,装饰头发。”
国王道:“水泡这东西是取不起来的,怎么可以穿成花鬘呢?你痴了么?”公主撒起娇来,说道:“若是不给我穿水泡花鬘,我便自杀了。”国王听到女儿要自杀,心里惶恐起来,只得召集全国的巧匠,吩咐道:“你们都是有灵巧心思,精湛手艺的,想来没有做不成的工作,快给我取水泡,穿成花鬘,我女儿立等要戴。如果做不成,便都处死。”
众匠听了,面面相觑,都说没有本领取水泡做鬘。独有一位老匠人,自言能做。国王大喜,告知女儿:“现在有一个人,他会取泡作鬘。你快去亲自监视他做,这样可以做得格外合你的心意。”公主依言,出外看望。那时老匠人便说道:“我只会穿鬘,不会拣择水泡的好丑。请公主自己拣取水泡。拣定了取来,我好穿花鬘。”公主便俯身选取水泡。可是取来取去,到手就坏灭了。忙了一天,一颗也拿不到,公主弄得疲劳厌倦起来,一转身就跑入王宫,不要水泡了。
她向父王诉说道:“水泡这东西原来是虚伪的,拿出到手中一刻也停不住,我不要了。请父王给我做紫磨金的花鬘吧,那就可以年深月久不枯萎了。”
水上的泡泡就好比雨后空中的彩虹,虽然美妙但都是有形无物,变灭得极快的。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为欲离苦得乐而不知其道,于是一生奔竞,辛苦到死。因为所做的都是容易被磨灭的,不能历久停留。因此,迁转变易,草草一生,非常之快,也像水上的泡泡一样。
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学会变通,突破思维的束缚,更要放下执着。世间一切事物就像梦境、幻术、泡沫、影像、露珠、电光一样,都是无常变化的,没有真实永恒。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