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是有味道与记忆的。
许多年前的夏季午后,母亲骑着自行车带我路过“耀中”,那所县城里最好的高中时,总会在耳边叮嘱一番,“你要来这里,完成你的梦想。”
其实,那时的我,并没有什么梦想,初中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我也是机械的写写“我的理想—科学家” 虽然假的真实,还被老师拿来做范文,我还是很骄傲的。
我记得拿着行李来到“耀中”的时候,心里没有任何的概念,关于后来,关于我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现在想想,有些后悔,如果当时我把自己的生活规划的明明白白,三年后,就不会那么迷茫与无助的离开。
整个学校和门外的一条街是关于我最好年龄的全部记忆,匆匆赶去教室上早读,读书的时候,脑子里全想着一会去吃什么和会不会遇见他。
那时的自己,现在想来,是我最最讨厌的样子,自卑、胆小、懦弱、却永远不会学着改变。
三年的成绩与生活令自己与周遭爱我的人失望到了极点,但“随遇而安”却是我当时的信条。
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多很多的人,偶尔想起,陌生到可怕,不知道该感谢还是厌恶。
空虚到极点,窗外的柏树似乎在眼前黄了叶,宽大的红色校服套在身上,还是长发吧,很大的风,一扫而过,满地的落叶,帆布鞋踩在上面,吱吱作响,校门外,没人再等了,倒是通知栏里的信息,换了一批又一批。
两层的老旧食堂还在记忆里,很拥挤却很温暖。
和小玥儿踩着摇摇晃晃的楼梯,去二楼吃多的令人发指的面,阿姨的手都伸进了碗里,很和蔼的对我们说“要葱花吗?”
没有什么留恋,只是,那样的面,不再吃到。
晚自习的教学楼显得格外静谧,自修上到很晚很晚,和ZGX一起回家,门口的树上缠满了发着柔光的灯,橘黄色的,没有一个人,操场也是黑的,远处的灯很亮,但是,是白色的,我们不会说话,就那样走着,很快就到家了。
最喜欢的还是周五下午,不会着急回家,街上的书店是最好的去处,在里面待很久,很久,很大的透明玻璃,抬头望去,天已经黑透,不会有人提醒我回家,慢慢的出了书店,再沿着低矮的白色围墙回家,一路上的灯都很亮,偶尔很冷,会跑步,路过超市,会进去选一个零食犒劳自己,不长不短的桥,走过,爸爸会在那头,等我回家。
每天去学校,很是煎熬,的确,那时的我想要自由与远方,总觉得那扇门隔开了我与世俗,但我没有勇气就那样离开。
如今想来,确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