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梨渊释子
看到俞老师的分享题目——《让每个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我以为学习的事,我一定是知道的,且不说现在我是老师的身份,单是论求学我也是做了十六年的中国式学生啊,还不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吗?直到听完俞老师的分享,我才知道,我还真不能把学习讲的如俞老师讲得那么清楚明白,究其原因我对“学习”的概念和原理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学习是“刻意练习”,不是“天真练习”。“天真练习”是指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而“刻意练习”是有目的地练习,走出舒适区,集中精力专注于你的任务上,并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为什么。
俞老师还举了一个打篮球的例子,如果是“天真练习”,就是企图通过很随便地不断抛球的动作而提高球技的行为,但是“刻意练习”则是通过不断调换手的方向和力度,调整步伐的速度,伴随着不断思考球进篮框或者球不进蓝框的原因反馈。
的确如此,回想我自己小时候学会的任何一项技巧不都是在思考失败的原因和谓整后的尝试中学会的吗?现在我自己的小孩亦是这样,当他们没有信心学会一项新技巧的的时候,常常是因为他们本质是在做“天真练习”,没有走出舒适区,没有思考,他们并没有让学习真发生。
而在课堂上我们究竟有多少的孩子是零学习呢?有多少人是“呆呆小姐”或者“机械先生”呢?以学习电路一章为例,所谓“呆呆小姐”即她也认真地一字不落地阅读了教材,自信已经学会,可是关上书让她回忆,什么关键术语和关键事实都说不清楚,更别说按要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所谓“机械先生”即阅读了教材,也能回忆关键术语和关键事实,但是就是不能按要求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真正让学习发生的孩子是这样的:认真阅读了教材,理解分析了教材,关上书能回忆出所有的关键术语和关键事实,能够运用新知解决新问题。
说到这里,我也就真明白了为什么之前我们学校说听了、懂了、会了是学习的三个阶段,听了不等于懂了,懂了不等于会了。不能用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在教材上画标记或者在本子上做笔记的认真程度来衡量他会学习的程度,也不能用他能否回忆出课上的关键内容和事实来衡量他是否会学习,衡量的标准是他能否运用理解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个个实际的新问题。
说到这里我也就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说学习本身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因为它本身是走出舒适区的行为,它是有目标的并需要专注付出努力的行为,它是在向思考偷懒乃至停滞发出挑战,它是在不断探索新知,它是在尝试各种可能,它是在向“真理”发出质疑,它是寻找没有成功的原因……在一种表面宁静的学习状态下,孩子们的脑电波是否真的在让学习发生呢?这就是学习的真相,希望更多孩子和家长知道这个真相,帮助自己和孩子们找到症结,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
现在想起我读书时候的困惑也就不再是困惑了——究竟是否需要茫茫题海战术呢?如果你已经掌握了这一种题型,做再多类似的题目无疑是浪费时间;如果你第一次不能解决这种题型,做再多类似题目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方法,你要问你自己关于这一章或者这些知识点你能复述吗?能理解并运用吗?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我不得不佩服俞老师的观点,佩服她在实践中引领孩子们探究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深挖思考的角度和厚度,我更好奇她为什么这么智慧呢?答案就在阅读里。如果我们也去认真读一读她推荐给孩子和孩子家长看的书——《认知的天性》《刻意练习》,就一定会走出自己过去的固有偏见和经验,所以我的方向并没有错:阅读和思考,行动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