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余生好贵,请勿浪费》,作者是百万畅销书作者。书是朋友送的,他说在图书馆里读到,觉得这本书非常不错,就把它作为生日礼物给我寄了过来。
我当时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有多么精彩。但是一直忙,没有机会把它打开。这次阅读呢,书正好在手边。说实在的,或许是我期望太高,翻看之后很失望。因此,我对这本书评价很低。
为了证明我确实是个例,害怕诋毁了作者的心血,有失公允;我专门去看了一下豆瓣的评分,100多个样本,5.6分。但是,书评都写得很好,基本上是四五颗星,三颗星的都少。不过书评只有几十个样本。
当然比起所谓专业的书评,我更相信自己是判断和大数据——就是总体的分数,因为书评的样本太少。
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首先封面的橙色字让人不舒服,颜色太靓丽了,过于刺眼(当然上面的照片看起来没那么难受);其次呢,这本书的目录杂乱,内容基本上是照搬公众号的题目,因此说是书,其实我更愿意说它是一本公众号的文章集锦。
它可以给人带来什么收获呢?鸡汤是肯定的,因为里面充满了挣钱的、努力的味道,应和了题目“余生好贵”。书中很多普通小人物的成功之路、成功故事,说实在的我最开始是被她序言里面的小人物的故事所打动,我也真的觉得写得很好。
但是读完整本书却无法确定书的主要内容,你可以说它是励志的、也可以说它是成长的,可是主线是什么呢?如何挣钱吗?毕竟“余生好贵”,不应该浪费。
你或许觉得它的方向就是成长,不一定有一个特别连贯的主题。但是我想作为本书,他至少应该是逻辑性很强的、很系统的,而不是很多篇文章堆积起来。比如说我要出一本心理学的书,难道所有有关心理的,都要把它放在里面?
判断一本书有没有很好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一个方法就是把所有的章节都给打乱,把中间的放到最后、把最后的放在开头,如果这样和原书要表达的意思,没有丝毫区别。那么你知道这书的逻辑是什么?
据说作者之前还写了十几本书——高产,如果书都写成这样,那我觉得确实也能高产,还会得到一部分人的喜欢。如果这样也能出书,这出版也确实太容易了。
那些喜欢变现、喜欢挣钱的人仔细研读,说不定能够找到其中的一个途径适合自己。毕竟这里面有那么多篇文章,那么多普通人的成功之道,总有一些适合你。不得不说,你还很可能会在里面找到共情的点,和你经历相似,然后就会被打动,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总之,总有一点会打动你:或许是挣钱,或许是养孩子,或许是买房子,或许是住院看病……
我觉得,共情或者是调动人的情绪并不是一本好书的评价标准,而现在它更多的是一种被操控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