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能使孩子进步
让奖励化作孩子进步的动力奖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奖励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孩子心理深层次的需要。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天,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妈妈,我今天数学得100分了。”
妈妈正在忙着洗菜,准备做饭。她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你早该得满分了,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得100分吗?你要注意保持成绩,别骄傲啊!下次测验时还应该得100分。”
玲玲本来是想让妈妈夸奖自己一番,想和妈妈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没想到,妈妈的一瓢凉水泼得她一点兴致都没有了。
初步分析我们认为:玲玲可能并不是一个在学习上十分聪明的孩子,但她对自己的学习很在意,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她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她是那类在学习上努力、勤奋的孩子。她的自尊心很强。
对于这样一个孩子,玲玲妈妈的态度是有缺陷的。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称赞、嘉许、奖励,而不喜欢禁止、抑阻和消极的刺激。因此他主张要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诱导。他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或)不怨恨父母,至少也要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慢慢就不以父母之言为意……,慢慢养成顽皮的恶习了。”
心理学也十分重视正面强化的作用。
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
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小 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的。也就是说,这时他们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稳定的评价。
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许多父母却不愿把表扬、赞赏带给孩子。
他们以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起作用。他们甚至可能把“严格”理解为态度生硬甚至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
这就犯了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没有认识到表扬、赞赏的独特魅力。
孩子是多么希望父母的鼓励、奖励和表扬!
在我国现有的班级教学条件下,一个班的学生最多能达到50多人,最少也要有30多人,在这样大的班级里,老师每天能表扬几个学生呢?甚至,孩子每天在课堂上有几分钟的自我表现机会呢?
可以断言,在目前情况下,在学校里受到老师表扬、赞赏的,只有少数、固定的几个学生。难道其他的学生就没有优点,不需要表扬和鼓励吗?在这方面,学校教师固然有需要改进的方面,但客观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
可是,作为家长,你总不能等待老师转变观念以后再来对孩子进行表扬吧?
家长如果对自己孩子的优点都视而不见,不理不睬;对自己孩子的情绪体验都不关心,还指望别人做什么?
我们的许多家长真是太深沉、太严肃了。
我们发现了孩子的优点,也为孩子高兴,但他们宁可压抑着这种感情,表露出对孩子的漠不关心或者是严厉。
家长害怕过多的表扬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孩子需要家长的鼓励,更希望自己能得到家长以外的其他人的肯定。
家长应当采用“特殊的称誉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表扬。
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孩子所敬重的人,说孩子懂得了什么知识,取得了什么进步。
还可以给孩子机会让他显示自己的才能。比如,向孩子请教他能够解答的问题;让孩子帮助解决某些家庭中的事务等等。有一位家长在女儿学会怎样写信以后,就请孩子给爷爷奶奶写信,汇报她近来取得的成绩。
还有一位家长做得也很好。她请孩子帮她在字典上查找不认识的字词。
奖励能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
奖励也是矫正孩子的品行的方法之一,它能帮助孩子区别好与坏,容许和禁止。正确地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巩固孩子的品行,让孩子养成情愿而积极的听话。表扬的话对孩子来说,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信心的动力。适时而巧妙地说出称赞话,能在孩子心中唤起强烈的自尊心;迟钝的孩子会努力设法成为敏捷的孩子,不经心执行任务的孩子会力求上进,做好一切事。
为了使奖励成为评定孩子品行的方法,并使之具有道德色彩,必须使它的内容具有像“听话”、“善良”、“有礼貌”、“爱劳动”、“用心”、“关心别人”、“诚实”、“慷慨”等等行为的具体含义。用这些好像更强调任何一种行为所具有的道德意义。
奖励要公正。应该在发现孩子确实有些成就(当然在孩子有可能办到的范围内)后,才使用奖励的方法。孩子所获得的成就确实需要相当大的体力、智力及精神上的努力。比如说,为了别人的方便而放弃个人愿望或牺牲个人利益(如让座予老年人,帮助妈妈购买东西,看护年幼的孩子,自己收拾房间等等)。及时表扬他,就能成为他做好事的动力,下次他还会继续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