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3贺琼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重新认识《猜猜我有多爱你》。
昨天听了LILy老师的《如何带领孩子阅读绘本》,感受非常多。感受最深的:
首先是作为听众也好,讲故事的人也好,讲完或听完一个故事都应该获得满足感。只有获得满足感,听众才觉得有乐趣,说者才有动力。而无论是听众还是说者才能与绘本的作者产生跨越时空的灵魂之间的碰撞。
其次就是虽然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有时候甚至快速浏览一遍就在孩子的催促下开始讲故事。或者讲过看过很多次,但这些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字理解上,无论是图还是文都没有进一步的理解,亦或是作者想表达的涵义也没有看明白,对绘本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就直接讲给孩子们听,突然发现这可真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
然后,绘本的语言,图画是固定的,但我们的年代,环境却已然不同,我们得把书中的东西与我们生活经验连接在一起(就像拆书帮的理念一样), 这样孩子们才能更理解绘本。我们读到的大部分绘本故事都是萌萌的非人类化身,而他们之间的一些互动,又何尝不是我们亲子平日里的互动。想想当小兔子紧紧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不肯下来的时候,像不像平日里我们的娃们不想睡觉非要抱着你讲完一本又一本的绘本书。亦或者缠着你左亲右亲,跟你玩亲亲的游戏。或者不停的重复的问你,妈妈你爱不爱我,妈妈你有多爱我?当你像大兔子一样耐心的陪伴,耐心的为他解开一道道疑难, 当孩子们得到了回应,享受到了爱的满足,他们就会进入甜蜜的梦乡了。
以上纯属个人悟道,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