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反应是推开挡你路的人。顾忌到行为举止,也许会采取非暴力方式合作形式说服他。如果事情真都这么简单人心也就简单了。
回忆起创业点点滴滴,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只是吃苦倒不怕,锻炼肉身使其更强壮,倘若不单单吃苦,时不时来点精神摧残呢?先合法再创业,这是做事准则,可手续之繁琐,已远超想象,每日在各局之间来回奔波,且不说那段时间穿了新鞋,连续几天超负荷跑上跑下,一日忽觉脚面钻心地疼,坚持到晚上慢慢将鞋袜褪去,几个已磨破的水泡,活像一个个死鱼眼般,化脓流水。回想起这几周积极办手续,却未有较大进展,一气之下,交予代理公司办理了,仅用一周时间便基本完成工作,不禁感叹果然花钱好办事!
创业之初,因资金短缺,使用的是自家的民房,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教学设备和招生宣传上,凭一己之力一个月开了两个班,要问我有什么宣传推广之道?其实很简单!每天趁着放学之时,去校门口发传单,和家长聊天,吸引过来试听,每天能收集约20个客户信息,待周末之时,约着上门体验课程,值得欣慰的是,凡是来试听的家长都报名了,这无形之中,增强了创业信心。接下来要说的几件事,能充分阐述何为“跌跌撞撞”?首先来说说*管——现更名为**执法局,职位设立之奇特,管辖范围之大,简直堪称新中国成立后的奇观现象。因其他国家并无对此单设职位,只能从国内环境中分析。对*管的印象始于和妈妈逛菜市场,还在学生时代的我,和妈妈在市场闲逛,忽然间,挑着担子卖菜的农民兄弟,撒了风地往前跑,紧接着后面出现一群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用严肃不耐烦的语气催促街两边的摊位腾出位置,东西码放整齐,这些小摊贩们,面带笑容地一边欣然应允,一边等着他们离去又迅速地把货品“恢复原样”,行动之默契,动作之整齐,好似一幕被编排好的嘲讽剧,隔三差五地出演,除做秀时间外,主演、配角、剧本表现得出奇一致,那时只是觉得这出戏演得不错,感叹这些小商贩们不去北影屈才了,对*管的印象仅限于有点小权力的街头混混。对*管有新的认知还要感谢当初选择创业的我,要不是创业之初事事亲力亲为,就不会对此奇特现象——职位设立之奇特,管辖范围之大,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初创公司而言,最重要一事在于宣传,得让人们知道你的产品和服务,发传单地推最适合我不过了,其特征是目标客户聚集,面对面交谈,这对获取第一手市场资料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每天持续地推,积累起了第一批客源,可也有烦心事儿,每天发传单时要提防着周边埋伏的*管,一经发现便没收所有资料及客户信息,没收资料是小事,客户信息没了可不行,为了拿回辛苦收集的客户资料,一次又一次地请求,讽刺的是两条烟换回了所有客户资料,说来也怪,从那时起,*管还是会定点抓现行,可看到我后只是象征性地说几句,从他眼神中似乎读懂了想法,从今往后便逢年过节进贡,随着公司日益发展,由小变大,广告业务多了起来,从审批到制作一路开绿灯,没人挡你道,让我在欣喜之余不禁感叹,“用钱开道”真是处世之道吗?也难怪人人不仅想赚钱,还要赚快钱、大钱,此时想到“圆桌派”许子东教授所分享:当今的中国有一半比例人的理想是赚大钱,这是很可怕的现象。这无形之中,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金钱关系”,我与你之间的交情总能嗅到一丝铜臭气儿,不那么纯粹的交往,被某些擅长写鸡汤体的人们解读为这是正常的社会现象,甚至把孟子古话搬了出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依我看,解读方向出现了严重错误,苦其心志其意为使他内心痛苦,这是修行,而并非现实生活中求人办事时揣摩对方心思,因阅历不够,或天生不擅长场面交际,便会陷入深深痛苦中,此“苦”与孟子日“苦”并非同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