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教育行业从业者,要及时了解一线用户需求和反馈,挖掘需求背后的本质问题,进而指导产品设计与规划,问卷调查与用户访谈几乎是最常用的调研工具,没有之一。
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实际的困惑:
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问卷,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访谈?
在同一项调研任务中,问卷和访谈是否有先后顺序?各自能发挥什么作用?
问卷/访谈的问题应该怎样设计更有效?
如何科学地选择问卷的被试/调研对象?
如何科学地选择访谈对象?
如何保障访谈的顺利进行?
访谈中,有哪些提问技巧和注意事项?如何追问?
以上罗列的问题,仅仅是问卷和访谈调研实操问题中的冰山一角。涉及到问卷的设计、发放、填写、回收,以及访谈的设计、操作,数据整理、分析、总结等等全流程,如何做到科学、严谨、高效,非常重要。
今天就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教师培训行业的调研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些实用tips。
1. 问卷适用的情境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问卷属于量化研究方法。问卷适用于收集事实信息(如,性别、专业、学历等)、行为信息(如,研修策略、研修频率等)和态度信息(如,研修信念、动机、课程态度等)。清晰可见,数据分明的问题适合使用问卷调研,主要用于看整体趋势。
2. 访谈适用的情境
访谈属于质性研究方法。访谈适用于收集经历(如,研修经历、工作经历等)、感受(如,对研修班的评价等)和畅想(如,对研修班的建议等)。错综复杂,剥离不清的问题适合使用访谈调研,主要用于看变化的过程。
3. 问卷与访谈的结合使用
打个比方说,问卷与访谈两种调研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既了解麻雀整个种群特征(问卷),又可深入解剖麻雀(访谈深入剖析)的作用。针对此类结合的调研,访谈往往是作为问卷的后续来进行的,从问卷中提取出有针对性的用户,进行追踪访谈。
4. 问卷问题设计“五不要”
① 不要使用问句
② 不要使用专业术语
③ 选项中不要使用双维表达
④ 不要出现选项不全或重叠
⑤ 不要使用笼统或冗长表述
⑥ 不要出现错别字
5. 问卷抽样不看多少,而看代表性
问卷一定要随机抽样,但影响问卷效果的,不在于样本数量多少,而在于覆盖面(coverage)是否广。要尽量覆盖到所有潜在的被试对象,这样才能保障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
6. 访谈对象不应该选“志愿者”,而是要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访谈对象不要找志愿者,因为志愿配合访谈的被试,往往持积极意见,不一定能挖掘出真实全面的问题。建议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去找到反面的、不一样的声音,找到差异化的被试,才能够挖掘出全面的真实的需求。所谓滚雪球的抽样方式是指,由值得信赖的一位被试对象,推荐2-3位其他被试,再逐步扩大推荐的方式。
7. 访谈技巧——降低身份,构建关系,抓住机会,善于追问
只有构建良好的关系,才能保障访谈的顺利进行。访谈者应自觉降低身份,以被试为中心,要走进被试的内心,开场对被试嘘寒问暖是必要的。同时,在访谈过程中,要善于从看似“家长里短”的“闲聊”中抓住机会,进行追问,让被试打开话匣子之后,有意识地往访谈的话题上引导,并从中汇总提炼挖掘出需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