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童年总是会第一时间将它与天真、无忧无虑、单纯联系在一起,但童年记忆里的事情并非都是十分美好,林海英的童年记忆就是如此,但她却能将不美好的事情描写的温馨和亲切。用童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事情,是林海英的《城南旧事》。
旧事发生在北京城的南边,林海英童年待过的地方。整本书诉说了发生在她童年时期的三个故事。
英子与妞儿、疯子秀贞的友情
英子是林海英的小名,书中也是以英子为观察视角的。
妞儿是个亲生父母不详的唱戏的六岁小女孩,有一个只知道利用她挣钱的养父,她和作者认识在油盐店,因为油盐店的伙计逗她让她唱曲,作者用一句“凭什么”仗义搭救了妞儿,自此便与妞儿认识了。
秀贞是作者同住的胡同里,住在惠安馆里的疯子。年轻的时候与一个大学生相恋并未婚先孕,然而大学生因家中有事回了老家并一去不复返,父母因其未婚产子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便将孩子放在了一个叫齐化门的地方。
人们对于疯子都避之唯恐不及,作者却觉得秀贞这个疯子并不可怕,还和她做了朋友。并无意间发现原来妞儿就是秀贞的女儿。既然如此,那就要帮助她们重逢,无奈重逢的她们却在火车站出了事故。
无疑这是一个悲剧,但作者却能将这段童年的往事诉述的温馨并令人动容。尤其其中一段秀贞询问作者英子是几月生的对话描写:“英子,你几月生的?“”我呀?青草长起来,绿叶发起来,妈妈说,我生在那个不冷不热的春天。小桂子呢?“”小桂子呀,青草要黄了,绿叶快掉了,她是生在那个不冷不热的秋天。“这段对话,只要谱上曲,似乎就能成为一首民谣,文字清新质朴自然,读完突然好像就回到了那个闻见青草味的童年。
英子与小偷——成人在分不清好人坏人
作者的童年略微有些调皮,男孩子气。喜欢和男孩子一起踢球,一不小心将球踢到了草丛中,发现了在破铜烂铁下的“宝藏”和藏“宝藏”的年轻人,这些宝藏其实是别人家丢失的物件,可想而知年轻人是个小偷。小偷是好人还是坏人,成人和孩子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以孩子童贞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或许更加合理些。一如作者这样说到:“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吗?可是他也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呀?我分不清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
小偷有一个经常考第一名的弟弟和一个瞎了眼的娘。他通过偷东西来支持这个家的生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父亲与兰姨娘
兰姨娘是个俊俏的风尘女子,来作者家住了一段时间。作者的父亲对她产生了情愫,六岁的作者察觉到了以巧妙的方法撮合了兰姨娘和德先生,化解了这一段家庭危机。一段不太好的经历,我们却能跟随作者的文字,体会到童年作者的机智,为终于兰姨娘没和作者的父亲在一起而舒了一口气。
看似令人唏嘘的故事,却总通过作者文字转成一段温暖的回忆,大约就是此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