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体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竞争,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社会资源方面的竞争。
当我们在给自己的竞争力不足找借口的时候,我们都在限定我们和别人对比的技能或者资源范围。比如我们会常说:长得好看的,没学识;有学识的,没身材;有身材的,没背景;有背景的,没能力。又比如我们也会说:我可能是所有货车司机里面学习能力最强的;我可能是所有会撰稿的人里面摄影技术最好的。
但当我们讨论社会竞争力的时候,首先应该认同的,是社会这个大环境。这是一个极其庞杂纷繁的元素集合,我们任何一个人在谈论社会竞争力的时候都不应该主观地给它界定一个狭窄讨论区间。
在校园内,一个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文化课方面,比不过理工或文科学生,但我们就此说他缺乏社会竞争力,这是片面的;
在办公室里,一个业务能力较弱的官二代职员,他在工作效率方面,比不过公司里业务能力最强的业务员,我们就此说他缺乏社会竞争力,这是片面的;
在物流公司,搬货开车的货运司机,他工作体面程度不如办公室内的财务文员,我们就此说他缺乏社会竞争力,这是片面的。
在工作不顺时,一个业绩优异的业务员,他一段时间内的业务工作都不尽人意,我们就此说他缺乏社会竞争力,这是片面的。
社会竞争力不是任何的单一层面的能力能够体现的,也不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一个人所能够创造的价值就能体现的。
社会竞争力是一项综合体能、知识、技能、资源和审度时势的能力。
我们的学制教育一直在强调体能的增强,知识和技能的打磨——重点还是放在知识技能的增进上。每个城市的教育指标都指向,本城市内学生的成材率。教委将指标压向教育局,教育局将指标压向学校校长,校长将指标派给老师,老师必须为升学率负责时,必须不断强调“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最终的学生和家长成了这些指标的买单者。在这种畸形的KPI考核制度下,一部分学生成为了考试机器,进化成为所谓的书呆子。另一部分渴望改变命运的孩子和家庭,听信了被扭曲的格言——“知识改变命运”,在步入社会时,发现自己的竞争力严重不足,在遭遇严重打击之后,甚至会一蹶不振。
笃信知识改变命运是好事情,但盲从就一定是件坏事情。盲从知识改变命运,只知道打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体能的竞争和资源的竞争,不懂得审时度势,利用好趋势和优势,不管再怎么用力,最终也只能获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