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现象,经常自己发呆、或者看剧看的好好的突然emo了,亦或者拿起一个本自己写写画画到头来不知扔掉多少张纸,时常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突然不知道什么刺激到了自己,一时间,愤怒、焦躁、不安感涌上心头,可偏偏细想却又不知道自己在烦些什么,唉,人类可真是个奇怪的生物~
故松浦弥太郎先生就曾在书中写下:“人们经常会为一些事情感到困惑,可是也有人因不知道自己为何事所困而感到困惑”。这个状态大概是人生常态,总是思虑、常常困惑、偶尔治愈,大概便是当下的真实写照吧!
正因为困惑,所以才要想办法找到因何所困,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人生在世,总不能一直这样郁郁寡欢、无聊度日,也要做最好的自己,起码不负这一世。故松浦弥太郎先生在书中所说:“人们愿意在那些能够解决自己正在直面的烦恼、消除自己当下的不安、忘记自己的不愉快、解决自己的困惑的事物上花费时间和金钱”,大抵谁都不愿浑浑噩噩度过如此寡淡平凡又无趣的一生吧~
而正因为有了如此需求,市面上便开始流行各种心灵治愈师、心理咨询师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业,正所谓,有所求必有所应,而这些行业的盛行不也是为了人们找出困惑解决困惑的需求所致么,正如松浦弥太郎对工作的解释:“所谓工作,就是帮助有困惑的人,帮他们找到困惑的原因”
可是人生在世,哪有一帆风顺,唐三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得以取回真经,故此在工作中遇到不顺意的事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遇到对口的工作,关心下属的领导,乐于帮助的同事那倒真是件值得庆祝的喜事。偏偏事与愿违,职场上很难可以碰到像马爸爸一样关心下属,只看重能力不在乎学历的领导吧!工作中很难可以碰到像水浒中不拘小节、慷慨仗义的同事吧!交谈时很难可以碰到像任老板般国事为先、私利在后的企业家吧!
难不成此时你要怪运气不好,还是要怪老天不公,既来之则安之,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咱也不差这一次,对吧!如果你能够像哪吒那般,在人的成见如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的世界里,不认命、不信命、逆天改命。纵使命运不公,那就和它斗到底,那你就算赢了一半。在当今世界,有想法迈出舒适圈的人不在少数,可真正做到的人也为数不多呀!有想法就要去做,不做难不成要等着过期么!
我记得有次在听格格老师的直播课中,格格老师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个同学问她:“我可以不做这份工作吗?太辛苦了 。”格格老师的回答简单粗暴:“要么忍要么gun,我也经常对自己这么说,我可以离开这份工作吗,不能,那就只能忍着,在当下能够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不知是多少人希望拥有的”
确实,在疫情的当下,能够有一份安慰工作得以度日已实属难得,面对大裁员不知有多少人不得不离开岗位,背井离乡无归日,万般无奈又与何人诉说。
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所有医学生都通过第二次考验来到最为艰难的第三次考验---急诊室,对于急诊的解释,加油团成员胡海泉的描述就很生动“等于从教室拉上战场,也不管你擅长瞄准还是狙击,你就是要冲。”急诊更侧重综合能力,所以不管你之前多么优秀,到急诊也要再脱一层皮。
其中我最关注的李不言,在前几期时常让人替他捏一把汗,PPT汇报别人开始汇报了,他还没有做完,其他医学生已经讲完了,轮到他上去汇报时,却还没有准备好设备。在高强度的轮转中时常打瞌睡,被带教老师逮住,让人哭笑不得,不知是该心疼还是......但到了急诊科落到最严厉的卢教手中,反而才是他发光的开始,他的业务不差,基础扎实,能够答出带教的问题要点,却不够自信
还有开局理论满分临床为零的博士后刘畅,在一次次的学习中,不仅反超临床经验颇多的高尚,一度让带教们眼前一亮。在进入急诊后,快的工作节奏、高强度的压力 ,一度让刘畅措手不及,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此之前一直在搞科研的刘畅,面对这般快节奏且不容有丁点失误的急诊室,此时也会压力山大 ,但学霸就是这样养成的,不经历风雨哪见彩虹?越是高压,越能蜕变,破茧成蝶。从刚开始一度不知所措,到后来游刃有余,让卢教刮目相看
松浦弥太郎先生曾有一次会见公认不好相处的人,起初他觉着有些麻烦,但当他试着把这种交流当做一种享受并开始增加见面的次数时,虽然客人还是会说些令松浦先生感到有点不愉快的话,但当松浦先生以乐在其中的心态去面对时,不仅不愉快消失的一干二净,客人也消除了对松浦先生的芥蒂心,一来二去变成了很亲密的朋友。
正如松浦弥太郎先生所道:“在工作中,我们无从选择遇到的人,难免会遇到无法沟通或自己不喜欢的人。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把该传达的事情传达清楚,超越对方的期待,拿出成果,这就是工作”,一味逃避不能解决问题,除了解决别无他法,人生诸多无奈,这便是其中之一吧!
在工作中,大多数人的想法大概诸如此类:这家公司又不是我的,我没必要太拼命,正常的朝九晚五上下班,完成我该完成的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我管,也用不到我管,盈利不盈利这是高层该考虑的,这也不是我一个小职员能干涉的。这大概是职场中大部分人的真实所想吧,可这样想真的对吗?
记得有次参加活动,事后部长要求我剪一个视频,如果只是平平无奇,没有亮点,为什么需要你在这里,贴别人暖位置吗?会剪视频的大有人在,这样滥竽充数得过且过,我大可以找别人不是吗!所以此时你应该想想到底应该用何种态度去完成任务,又以何种方式去完成
有一次我只是单纯且平平无奇完成了一次剪辑任务,还自认为剪的很可以,上稿不成问题,交给部长之后却不了了之、石沉大海。相反,在下一次剪辑时,我在网上专门参考了一些资料,学了一些有技术性的剪辑方法,加上适合的文案和配乐,以及专门同摄影组的成员拍摄的采访视频,我的剪辑被部长夸赞并被选上稿
诚如松浦弥太郎先生的经验所谈:“带着经营者的意识,坦诚地与他人建立商业关系,比起被认可、被赞赏,更重要的是为对方做出贡献,让对方觉得开心、感动,随之而来的便是收入的增加、价值的提升”。这次任务中,站的角度不同,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结果是截然相反的,比起被部长认可赞赏,更重要的是,我为部门发展做出了贡献,让我感觉在部门中我的价值也不如以往那般可有可无
故如果你仍在浑浑噩噩不知所措,拥有焦虑缺乏信心,不妨去松浦弥太郎的书中找找答案吧!超越期待,拒绝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