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原则
-
可变性和不确定性
- 积极采用有帮助的可变性
- 采用迭代和增量开发
- 通过检验、调整、适应和透明来利用可变性
-
同时减少各种形式的不确定因素
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两类:结果不确定性(围绕最终产品特性的不确定性)以及方法不确定性(围绕产品的开发过程和技术的不确定性)。
-
预测和适应
-
不到最后时刻,不轻易决定
等到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再做决定,降低决策成本。 - 承认无法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
- 偏好适应性、探索式的方法
- 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接受变化
- 在预测型事前工作和适应型刚好及时的工作之间做出平衡
-
不到最后时刻,不轻易决定
-
经验认知
- 快速验证重要的假设
-
利用多个认知循环并行的优势
认知循环模式:提出假设(或设定一个目标),构建一些东西(执行一些活动),针对构建成果获得反馈,然后利用这个反馈,对照我们提出的假设来检视工作成果。 -
组织工作流程以获得快速反馈
在Scrum中,我们要提前组织好工作流,在认知循环模型中移动,尽快获取反馈。
-
WIP
WIP(work in process)指的是已经开始但尚未完成的工作。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识别出WIP并进行妥善管理。-
使用经济合理的批量大小
小批量能有效减少周期时间,减少工作的变动,加速反馈,减少风险,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积极性和紧迫性,也能降低成本和减少计划延期。 - 识别并管理库存以达到良好的流动
-
关注闲置工作,而非闲置人员
闲置工作指的是有些工作我们想做却由于其他事情的阻碍而无法做。 - 考虑延期成本
-
使用经济合理的批量大小
-
进度
- 适应适时的信息并重新制定计划
-
通过验证流动资产来测量进度
在Scrum中,通过构建可工作、已验证的成果来度量进度,这些工作成果交付了价值并且可以用来验证重大的假设,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得到反馈,知道下一步要去做什么。 - 专注于以价值为中心的交付
-
执行
- 快速前进,但不匆忙
-
以质量为魂
在Scrum中,质量并不是测试团队在最后阶段“测”出来的,而是由跨职能的Scrum团队负责并持续内建于每个冲刺中。 -
选用最小、够用的仪式
在Scrum中,我们的目标是消除可有可无的繁文缛节,因此我们为仪式设定了一个较低的标准,也就是“基本够用”或者“够好即可”,尽量避免不增加任何短期和长期经济成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