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百日阅读第四十六天
【内容】P235-P240
今天继续阅读读第十三章,应对自动思维中的第二个小标题识别中间信念。
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来读这一部分内容:
01 识别了重要的中间信念后,决定是否矫正以及何时矫正治疗师要问自己哪些问题?
02 如何对患者进行有关信念的教育?
03 治疗师矫正患者的核心信念可以做哪些有效的尝试?
【答案】
01 识别了重要的中间信念后,决定是否矫正以及何时矫正治疗师要问自己哪些问题?
答:“信念是什么?”“患者有多相信这个信念?”“如果很相信,那这个信念影响患者的生活的范围有多广泛?影响程度有多强烈?”“如果它给患者生活的影响是广泛并强烈的,那么我应该现在对其工作吗?患者现在有可能足够客观地评估这个信念吗?在这次会谈中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工作吗?”
02 如何对患者进行有关信念的教育?
答:识别的重要信念,经检查确认患者对其非常相信后,你可以以一个具体的信念为例,对患者进行有关信念本质的笼统的教育,你可以强调患者可能有一系列潜在的信念,这些信念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因此是可以被修正的。
03 治疗师矫正患者的核心信念可以做哪些有效的尝试?
答:在尝试矫正一个患者的信念之前,治疗师要确定它是一个核心的被坚信的信念,并且要在脑中构想出一个更适应的,更灵活的信念,它与不适的那个信念在主题上相关,但是对患者而言更加现实和适用。治疗师并不是把新信念强加到患者身上,而是以协作的方式、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指导患者,从而构建出一个替代观念,也可以对患者进行信念本质的教育(如信念是想法而不一定是事实,它们是习得的因此也可以被忘掉;它们可以被评估和矫正),或者帮助患者评估继续持有这个信念的益处和弊处。
【我的思考】
01 中间信念是关于态度、假设和规则的那些信念。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中间信念。比如我们常常听到古装电视剧里说“女人应该相夫教子”“女主内,男主外”,现在也常常有人说“应该”,这是最常见的中间信念,还有一些假设,比如“没有好的容貌、智慧、财富和创造性的人是很难幸福的”、“如果犯了错误,人们便会小看我”、“我应该让别人都高兴”。信念影响着人的行为。有一些信念是适应性的,比如“做事不论成败,做事的过程总会有收获”这样的态度会让人更加愿意去尝试,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功能良好的。而那些有着认知歪曲的信念通常是功能不良,在大多数情况下让人感到痛苦。
02 功能不良的信念让来访者在生活中处处碰壁,使他们痛苦,越早开始工作越能改善他们的症状。然而是否决定矫正信念之前,需要进行评估。不仅掌握来访者的信念的内容、相信程度、影响范围和程度,还需要了解此时开展工作是否合适,这次咨询是否有时间对信念进行工作。对来访者的评估越具体和准确,咨询师的工作就越顺利。
03 来访者的功能不良信念并不是全无益处,而是在环境中习得,曾经对他有帮助,对于来访者的心理教育也需要让来访者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来访者的认知重建不是强加给来访者新信念,而是要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让来访者检验这个信念的利弊,通过提问往往比讲道理更能让来访者更愿意改变旧信念。新信念并不是咨询师强加给来访者,而是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合作,重建一个更适应的、更具弹性的新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