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山东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导致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事件一经媒体报道,网络上顿时群情汹涌,举国哗然。被诈骗电话骚扰着的我们,终于找到了一道情绪的宣泄口,万众一辞,尽是对诈骗分子的声讨。所幸,公安机关不负众望,迅速侦破此案。然而,迟来的正义终究换不来死者复生。逝者已矣,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深深的思考:关于电信诈骗,我们能做些什么?
从“猜猜我是谁”,到发放助学金,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似乎我们的信息也被掌握的更加清楚,这样精准的诈骗也令我们不寒而栗。那么,这些信息怎么到达诈骗分子手上的呢?据徐案嫌犯交代,其曾先后在互联网上非法购买了数万条山东籍高考考生的个人信息,信息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学校、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信息黑市,泛滥猖獗,买卖个人信息已然形成一条罪恶的产业链条。由此可见,有关部门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强打击贩卖个人信息的执法力度,保护个人隐私,已然刻不容缓。
关于电信诈骗,我们还不禁要问:电信企业都在做什么?早在2013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与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即要求电信用户进行实名登记。三年过去了,这个政策却仍然未能落实到位,骚扰电话从未停歇,受骗受害案,屡见报端。工信部在回应徐玉玉案时说,“基础电信企业不会将垃圾信息和骚扰电话作为其发展客户、提升业绩的途径,但也不排除个别基层电信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责任。”“但也不排除……”几个字讲起来,多么令人痛心。正是个别企业的唯利是图,做了诈骗犯的帮凶,你们难道不有愧于心吗?当社会道德拷问不了企业的良心时,行业监管机制是时候伸出他的铁拳了。
前日,银行业出台一条新规定,说是通过ATM机转账,实行24小时到账。有专家指出,从目前的案例来看,受害者基本没有在24小时之后才发现受骗的。但也有不少网友指出,转账24小时到账将影响日常生活,更有人在网上叫嚷:该项措施牺牲便利性,为弱智买单。看到这样的评论,无力感顿生!一方面,在徐玉玉案见诸媒体时,万人喊杀,似乎不杀该诈骗分子不足以平民愤;另一方面,一旦触及个人利益,个别人立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意做任何的牺牲。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扩而大之,这种想法甚至比诈骗案本身更加可怕。打击犯罪,维护公正,是我们做为社会人共同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某一个机构,某一个部门的绝对的职责。ATM机转账不方便了,我们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转账,可以通过柜台转账。有时候,我们只要稍微改变下生活习惯,就能给财产加上一道安全锁,更能有效防范诈骗,让诈骗分子无从入手,让罪恶无可生存。虽麻烦了自己,却保护了别人,这才是人间大善,比起口头声讨,做“键盘侠”更有意义的多。
往事不可追,来日尚可期。既然日朗风清,你我共享,那么共建家园,自需你我携手!愿这种惨痛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