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值得记录的事
这周好像有很多值得记录的重要事。
其一,跟筱筱老师的预访谈。这是这么多次预防谈中,最长且很受触动的一次。她说出了两次分别被初高中老师对待而带着创伤性的过往经历(一次被误解而站着骂了一个小时;一次被贴标签、被边缘化,连高考志愿书都不发放给她填写),但是她又活得如此的积极、阳光,带着一种宽容理解的方式来回望自己过往的生活。我不仅十分的好奇,这样的力量从哪里来?虽然我没有很细致地去谈到这些部分的细节,但是我们也大概知道,这来自于她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着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的友好对待。这些经验让她好像铺了一个特别有力量的底子,让她有了底气,显得特别的珍贵。她的家庭也给她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信念,比如说对待兴趣,比如自我照顾。还很幸运的收获了非常宽容的小家庭,有着理解和支持她的公公婆婆。
其二,周三快下班时,舒舒老师带着两位同学来找我,帮忙采访和指导他们参加资助演讲大赛。近半个小时的小小对话,让两个孩子都红了眼眶。他们是带着真实的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那个才子钱仪豪晚上九点过把初稿重新写好给我看。我一时兴起,一不小心改到深夜一点 但也觉得很欣慰,能支持到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后来,舒舒老师又单独采访了故事的主角,引出另一段佳话。
其三,是周四晚上主持了一个线上读书会。一开始主要集中在书籍的内容,但到了后面大家特别感兴趣书中的一个观点,说出了很多带有哲理的话,如“接受帮助的那个人,对于给予帮助的人其实是有贡献的”。在通常的观念里面觉得付出和接受是单向的,但我们可以看到接受的一方对于付出的一方的生命有贡献的时候,就会产生很不一样的视角,让那个接受的人感觉自己也是有价值、有贡献的。
其四,跟着黎书记去了一次地矿局的地质医院。那也是一个上世纪50年代就已建立的老单位了。几十年的变迁,院里的大树粗壮参天,但好多房屋老旧不堪,这是历史留下的印记。也会又想到,当年的领导为了给单位职工争取一点野外津贴来改善职工收入,而把地址选在了偏远的郊区。如今时势变迁,当年的福利变成了劣势,也确实让人感慨。得与失,福与祸,谁能看得清楚呢?不过,这一代一代在这里生活着、奋斗的人的生命却是真实的。
其五,最后一件重要的一定要记下的事情,就是香香姐姐小学毕业了。今天考完试,在毕业典礼上唱着《长亭送别》,结束了小学生涯,未来将进入新阶段了。感动的是,除了现任班主任精心准备毕业证,原来的班主任唐老师也特地出另一个校区过来看望他们,还给他们带来了可口可乐和巧克力,真是有心意的好老师呀!
读书感悟
这一周开始看《林语堂传》这本书。看到作者评价林语堂超越了鲁迅和胡适的评价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成就,深入思考中美文化并通过写作进行交流介绍。也会很好奇林语堂的人生历程还有些什么?因为他从小在教会的学校长大,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当他成年以后发现自己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很缺乏,于是又发奋去弥补。当他在美国定居的时候,把中国的典籍《老子》《易经》等用英语的方式写作给西方人理解,对于东方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书籍都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手中也有他的那本《老子的智慧》的中文版,读起来还挺不错,而这是从英文版翻译成中文来看的。
还看了一点村上春树的《当我在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比较像是他的自传及认识感悟。其中有很多文字都特别像即兴自由书写一般,就像《写出我心》一样可以自在玩耍呢。
聚会对话感悟
这次与朱朱老师的访谈也觉得挺轻松、顺畅和神奇的。这次谈话虽然准备了旅程卡的卡片,但基本就没有用上,仅用四张意向图卡就让朱朱老师把她的生命故事述说得很完整,也得到很好的整理、领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孩子四岁前那段时常生病,加上手肘骨折,做手术的经历,让她这个当妈妈的心都碎了,觉得自己都不再是自己了。这段故事的分享给大家带了很多的共鸣和震撼。而明昆的回应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之前和他有一些聊到他孩子刚刚出生时遇到的困难,但当他说到他在医院几乎下跪的场景时,依然觉得很震撼。他说这是这是他“人生的第一跪”,让我觉得这份父爱实在很深沉、很厚重。还有,朱朱老师从公司上班经历的辛苦感,转换到刚到学校时每周工作6天30节课的轻松感,这也让我印象深刻。她学校从零开始当老师、当班主任,然后去成为一个可以理解、看见和包容学生的老师,这种变化的历程非常的让人敬佩。若是继续去整理,我会很好奇她可以这样去对自己的生命做一种转身和调整,这种能量和智慧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