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专家”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人才是强劲引擎,而活跃在我县各个角落的“土专家”,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这些“土专家”生于斯长于斯,凭借着对乡土的深厚情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专业技能,在多个领域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发挥“土专家”的作用,做好人才工作,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挖掘本土资源,构建人才“蓄水池”。

      “土专家”是扎根乡土的“技术活字典”,其经验与技能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阳山西洋菜产业通过“土专家”技术攻关,亩产值提升至6万元;沙田柚产业依托合作社模式,带动超80%农户参与种植,形成规模化效益。这印证了乡土人才在破解技术瓶颈、激活资源要素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应深入基层,全面摸底调查,通过乡镇推荐、村民举荐、自我推荐等多元方式,广泛收集具备种植养殖、手工艺、乡村建设等各类专长的“土专家”信息。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记录“土专家”们的技能类型、从业经历、技术成果等,搭建起动态人才数据库,精准识别本土能人,为后续的人才选用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搭建实践平台,激发创新动能。

      为“土专家”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是释放其创新活力的关键。一方面,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本地企业、农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土专家”参与技术改造。让他们在实践中验证自身经验,同时吸收前沿理论知识,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设立“土专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给予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其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通过组织各类技能竞赛,为“土专家”们提供交流切磋的机会,对表现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其创新积极性与竞争意识,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发展。

      三、完善服务保障,厚植发展土壤。

      良好的服务保障是留住“土专家”、吸引乡土人才成长的基础。一是提供政策扶持,出台专门针对“土专家”的优惠政策,通过提供创业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税收减免等,降低其创业成本与风险。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根据“土专家”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三是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安排专人对接“土专家”,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让他们能够安心扎根乡土,全心投入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中。

      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土专家”是连接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市场的桥梁。综上所述,我们要重视对“土专家”的留用,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服务生态,让乡土智慧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根基,助力县域经济“步步领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